广西海事贴心护育民族地区小小“石榴籽”

2025-03-31 17:28:57 来源: 作者:陈梓瑶 -标准+

“同学们,救生浮块是不是第一次见,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安全乘船‘四要看’还记得具体是哪‘四要’吗?”……3月21日,柳州海事部门执法人员走进大苗山——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土本渡口,为放假集中过渡的学生送去了生动有趣、干货满满的水上安全知识“套餐”。

7e33811cc7317ca1d6be5f811531621.jpg

据悉,土本渡口为柳州辖区重点“学生渡”之一,一条融江从当地穿流而过,渡船就成了连接沿岸学生和对岸学校的重要交通工具。因该渡口渡船为横渡船,过渡时间较短,海事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部分过渡群众尤其是学生乘客,对渡船自配救生衣存在“不愿穿、不想穿”等问题。“学生渡”历来是海事部门监管的重中之重,柳州海事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以广西“渡运安全月”为契机,深入开展调研,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夯实渡运安全根基。通过多方协调,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最终成功争取到100件符合船检认证的救生浮块,捐赠给该渡口渡船。

d95d9b578c20788a5d545752cfe1966.jpg

“救生浮块与救生衣用途是一样的,救生浮块相对轻便易穿,同学们乘船过渡时,无论是穿戴救生衣或穿(拿)救生浮块都是可以的。”“使用时先将救生浮块挂在身上,然后双手穿过交叉带,放在胸前抱紧抓牢……”渡船上,执法人员正耐心地一步步教授同学们正确使用救生浮块,并再三嘱咐同学们过渡时一定要规范穿(拿)救生设备。

794db8695bb1867c36c22f9eba88811.jpg

在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热情”持续升高,主动配合开展现场实践演示。该环节结束后,执法人员结合宣传手册、案例视频继续向同学们宣讲安全乘船“四要看”、防溺水“六不准”等内容。“发现有人落水后,我们应该拨打哪个求救电话?”“我知道,拨打‘12395’!”“同学们不能在没有大人陪同下玩水”“上下船时要自觉排队”“不能乘坐超载渡船”。同学们听得认真、学有所获,寓教于乐的互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各类水上交通安全知识。

“在海事部门宣传引导下,近年来,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以前渡船一靠岸,他们是‘一拥而上’,现在基本都会自觉排队了。感谢海事部门为我们捐赠的救生浮具,我们平常也会加强引导,督促大家自觉规范使用救生设备。”该渡口船员说道。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辖区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渡船是孩子们上学的重要交通工具。据了解,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柳州海事局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学生渡运安全,协同地方交通、乡镇、学校等部门共同建立联合护学机制,每到周五或节假日放假过渡高峰时段,都会派出执法力量到渡口开展现场安全监管,确保孩子们出校门、上渡口、下船头环环平安,并定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进渡口”“进村寨”等活动,将安全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田,凝聚多方力量共育大苗山的小小“石榴籽”平安茁壮成长。


编辑:詹景怡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