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数智赋能现代工程全链条管理

2025-04-16 10:39:2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驻广东首席记者 林楚忠 通讯员 陈思文 -标准+

一键启动、一屏智控,自动焊接机器人伸臂寻位,指尖火光四射;道路拓宽硬化“白改黑”,万亩良田新绿涌现,蜿蜒路网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日前,广东省召开2025年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现场会,围绕现代工程管理、公路工程标准化、数字化建设等展示相关成果,并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数智赋能升级,全面深化现代工程管理,严守质量安全“生命线”“高压线”,服务支撑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创新驱动 打造品质工程建设样板

近年来,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核心,在制度引领、科技赋能、精细管理等方面多点发力,实现公路水运工程的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打造了一批世界级精品工程,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广东样板”和“广东智慧”。

“我们创新推行‘1+10+6+1’管理模式,坚持创新驱动、数智赋能,全面铺开数字化建设和应用,推动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广韶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管理处主任王玉文介绍,钢材智造配送中心、智慧梁场依托信息化平台及智控生产线,实现了钢筋、梁体的智能生产和精细管理,产能提升1倍。

为破解安全管理难题,项目还引入智能管理“黑科技”,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实时监测旦架哨隧道洞内作业及人员分布情况,强化安全进度“双管控”;在全线边坡布设智能监测预警系统,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测量边坡关键位置的三维坐标变化,检测边坡位移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实现全天候智能实时“把脉”;大力推进施工工艺标准化、规范化,助力项目高质量发展。

一边是工程建设创新招,一边是乡村道路展新颜。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该区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目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10年来共新改建农村公路约307.6公里。龙潭片区8个村的道路经过拓宽、病害修复、加铺沥青、绿化改造后焕发新颜,农村公路将周边资源串珠成链,当地积极打造万亩良田网红打卡点,探索农村公路+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数字化转型 凝聚现代工程管理智慧

在创新驱动与数智赋能的时代浪潮下,广东交通积极拥抱变革,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成功开发并应用粤通行、广州地铁穗腾OS、城市交通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成果,高效布局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数智化发展,全力打造全省“一轴两网”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通道及网络,促进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升级。

当下,广东重点交通建设单位正围绕新项目开工建设、改扩建高速公路管理、服务区提质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凝聚现代工程管理智慧,高品质推进质量提升年行动。

狮子洋通道围绕世界首座超2000米级双层悬索桥的智能制造、智慧梁场生产线迭代升级等创新技术,提升工程质量与建设效率,带动广东桥梁建造产业升级。

珠肇高铁项目采用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实现桥梁数智化、绿色化架设,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广韶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南段)通过推行“四全四法”质量管理体系,创新应用建设管理数字化管控一体化平台、智慧梁场成套技术、新泽西护栏自动生产线等20余项“四新”技术成果,同时广泛开展微创新活动,形成新泽西自动焊接机器人、玻璃钢临时排水设施等30余项微创新成果,持续探索高速公路智慧建造新模式。

未来,广东交通将继续从制度完善、风险防控、技术创新、监管强化等多维度综合施策,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可控,推动交通建设向安全耐久、智慧绿色、百年品质迈进,为交通强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