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长江干线上第一个水上多功能综合服务区——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简称服务区)正式启用。历经6载春秋,服务区始终坚守初心,为过往船舶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赢得船员朋友的信赖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成为长江航运版图上熠熠生辉的明珠。
红色领航 打造党建阵地
服务区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充分发挥“前哨阵地”作用。线上依托“三峡通航e站”小程序开辟“党建e家”专栏,推送党的最新政策、学习资料,开展线上党建知识“云”竞赛等活动;线下凭借实体服务站点,打造船员党建阵地,定期邀请船员党员参加红色读书会、政治理论学习等。
“作为一名船员党员,常年在水上航行,很少有机会参加组织生活。这次在服务区参加党建活动,感受到了党组织关怀、三峡局关心,我一定把学习收获带回船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责任”,受邀参加主题党日暨船员党建活动的“申燃××”轮轮机长税玉清说。
6年来,服务区共开展船员党员党建活动60余次,覆盖船员党员1200余人次,凝聚起分散在江上的党员力量,为服务工作筑牢思想根基。
绿色发展 守护碧水蓝天
服务区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内河岸电供应的“样板间”。整齐排列的岸电桩成为服务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服务区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宣传、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引导船舶使用岸电。2023年,为解决江心抛锚船舶接电难题,搭载模块化设计与智能充放电管理技术的新一代“船电宝”正式投入试运行。
由于性能出色、口碑良好,2024年,包括重庆市河牛滚装船运输有限公司、宜昌亲河船务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家航运公司抛来橄榄枝达成租用协议,将为旗下近100艘船舶陆续安装应用新一代“船电宝”,目前已有14艘船舶安装完毕。
6年来,服务区已助力2.4万艘次船舶接入岸电,岸电供应量突破4100万度,减排超3万吨,极大推动航运减污降碳进程,守护着长江三峡的碧水蓝天。
智能赋能 提供多元服务
锚定科技发展方向,服务区实现过闸安检和线上服务双蝶变。在过闸安检环节,服务区引入手持移动过闸安检终端、过闸船舶安检共享信息系统等前沿科技,以科技赋能过闸安检提质增效。安检人员只需通过移动终端,就能在线获取船舶信息,进行过闸安全检查。
线上服务同样出彩,“三峡通航e站”小程序精心提供锚位预约、诚信管理服务,船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办理过闸申报、物资采购等业务,实现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掌控”。此外,“三峡通航e站”小程序核心功能成功接入“长江e+”平台,借助其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为船员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务。多年来,“三峡通航e站”访问量突破2亿次,超10万注册用户受益。
提档升级 便捷船员生活
自运行开始,服务区多个服务站点持续发力,为广大船方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船员流动课堂定期为船员讲解航行安全知识,水上超市商品种类丰富,与长航总医院携手推进落实“健康长江”行动——联合打造的健康小家不仅能为船员们提供基础体检、健康咨询、医疗问诊等基础性服务,还免费发放常用应急药品,为船员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2024年,24小时无人售卖机在服务区“安家”,保障船员朋友的即时购物需求;地方名优特产专柜在服务区水上超市“落户”,不仅拓宽船员消费选择,也为当地特色产业开辟出一条江上展销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中国邮政智能快递柜在服务区“上新”,三峡坝上免费交通船投递方式搭配庙河海巡执法大队“随检送”包裹上门,实现船员“江上收快递,当日见包裹”的美好愿景。
“水上行船,难免有个小病小痛的,去岸上医院既耽误行程又麻烦,但是去服务区不仅免费看,而且非常方便”“真没想到过闸期间就能签收快递,效率还高”“服务区的超市里能买到秭归的特产,非常贴心”,服务区的暖心服务,赢得了船员朋友们的纷纷点赞。
目前,服务区已形成8大类50项三峡特色服务项目,极大满足了船员多样化需求。6年来,累计为近15万艘次船舶及船员提供贴心待闸服务。
编辑:殷子炫
责编:蒋利
审核:金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