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宁波舟山港的“绿色魔法”,如何减少3.07万吨燃油消耗?

2025-04-16 18:32:4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琳琳 -标准+

“累计减少燃油消耗3.07万吨,降低碳排放9.9万吨,相当于种植约550万棵树。”在近日举行的“魅力大港 活力中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从浙江省宁波海事局了解到,一项于2023年底在宁波舟山港率先实施的“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在实施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取得了上述巨大绿色成效,并被国际海事组织(IMO)作为绿色港口示范案例推广。

不仅如此,这项计划还在安全、效率、经济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计划是怎么实现上述效果的?下一步如何深化?记者采访了宁波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林林。

提高准点率,宁波舟山港率先打造“船舶时刻表”

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每天的船舶进出达2000多艘(次),每年80多万艘(次),年货物吞吐量约13.8亿吨,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一旦船舶不能够按时进港出港,将会极大影响港口的运行效率,增加船舶的运行成本。

同时,受地形影响,宁波舟山港进出核心港区的航门均为狭水道,其中5万吨以上的船舶可进出的航门只有两个,再叠加潮汐潮流、气象海况对船舶靠离泊窗口的影响,使得宁波舟山港的航道特别繁忙,船舶交通特别复杂。

image.gif

(图为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浙江海港集团供图)

为了适应港口发展,规范船舶进出港秩序,提高航门航道利用效率,2019年,宁波海事局在全国率先实施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统筹宁波和舟山两市两港的航道、锚地等通航资源,引航、拖轮、调度等生产要素,实现航道锚地一体化使用、引航拖轮一体化统筹、船舶进出港计划一体化实施。

“通俗来讲,就是推出了一个宁波舟山港的船舶时刻表。”黄林林告诉记者,由海事部门提前一天编排好船舶的进出计划并对外发布。

“不要小看这一个时刻表。”黄林林强调说,“虽然只前置了24小时,但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数据统计,这一机制的实施让虾峙门航道准点率提升到 98%,船舶进出港效率提升了35%。”

聚焦集装箱船舶,推出“集装箱海运降本增效计划”

“船舶时刻表”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宁波海事部门又发现了集装箱船舶的特殊性。

与散货船等船舶相比,集装箱船舶作为班轮运输,船期的确定性程度直接影响货箱运输成本、仓储运营成本和码头效率成本。

以一艘装载两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船舶为例,如果不能够按时进港、出港,这些集装箱首尾相连可以从宁波排到绍兴。

为进一步提升集装箱船舶的准班率,2023年年底,宁波海事部门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浙江海事局的指导下,依托宁波舟山港世界第三集装箱港口的优势,将“船舶时刻表”专门针对集装箱班轮进行了优化升级,推出干线集装箱港口交通组织一体化——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采取了五方面举措。”黄林林告诉记者。

一是打通港口上下游,计划提前至上一港。集装箱船舶离开上一港时,会根据航程和码头生产计划给出本港的靠泊计划,船舶整个航程只需要采取经济航速直接到港,基本实现不等待,直进直靠。

二是串联港口船期表。宁波海事局利用部门优势,在智慧海事系统和海事通APP上打造了准点降本的数据交互平台,打破了以前各港口船期计划不互通的壁垒,各港口、航运公司、船舶等用户均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船期数据的共享和交互,从而便于各港口第一时间获取上下港数据,进而提升本港的船期准确性和生产效率。

三是扩大港口朋友圈。“集装箱船舶挂靠很多港口,如果只是一个港口的准点率提升,对整个海运物流链的价值提升是有限的,于是我们还邀请了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厦门港、广州港、深圳港等加入,港口朋友圈初具规模。”黄林林表示。

四是打造精品航线。准点率的提升,为精品航线的打造奠定了基础。海事部门和港口、船公司一起选定优质的航线、优良的船舶一起打造精品级航线,类似于集装箱航线中的“高铁”。该航线不仅船期精准,而且货箱进出堆场也会精准高效。目前,已经有11家公司、37条航线加入。

五是保障船期准点率。海事部门推出一系列举措来保障准点降本计划船舶的准点率,比如各港口间的海事检查互认,船舶临近开航不检查等,对于提升中国港口整体形象、中国港口的整体竞争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一艘装有两万个标准集装箱、从中东杰贝阿里港出发、开往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船舶为例,如果其按设计最大航速行驶,将烧掉2300吨燃油。而如今,通过海事部门的衔接和信息提供,这艘船可以全程采取经济航速直航进港,不仅燃油消耗降至1500吨,节约将近800吨,而且靠岸准点率也大大提升。”黄林林告诉记者。“总的来说,准点降本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数字化平台联动港口、航运公司和海事部门,推动船舶按班期精准抵港,减少待港时间,降低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期待更多国内外伙伴加入,共同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强国建设目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现碳中和、保障供应链稳定贡献力量。”黄林林说。

深化拓展、科技赋能,输出中国绿色航运技术和管理经验

准点降本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在海事部门的协调下,已经有11家航运公司的超800艘次船舶采用过准点降本计划,并取得了安全、效率、绿色、经济等多方面成效。

记者了解到,安全方面,准点降本计划的船舶可全程采取经济航速直航进港,沿海航行时发生碰撞概率大幅降低,港口待泊锚地停泊船舶减少,锚泊安全也大幅改善。

效率方面,以马士基美东航线为例,平均等泊时间从30小时缩短至6小时,准班率从不足30%提升至77%。

绿色方面,累计减少燃油消耗3.07万吨,降低碳排放9.9万吨,相当于种植约550万棵树。国际海事组织(IMO)将中国经验作为绿色港口示范案例推广,并在官网展示宣传视频。

经济方面,2024年试点船舶减少待港时间超9000小时,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8亿元。

未来,准点降本计划又有哪些打算?

黄林林透露,一是国内方面继续深化,邀请更多的港口加入,“我们的目标是今年争取做到国内主要集装箱港口全覆盖,每家航运公司至少5条航线加入,扩大参与度。”

二是国际拓展。举办中国—东盟航运研讨会,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加入进来。

三是科技赋能。升级当前的数字化平台,实现船期共享、计划交互、碳排放计算等全流程智能化。“未来,希望集装箱货主像查快递一样,通过集装箱的箱号来查询货物讯息,给货主提供更多便利。”黄林林表示。

四是全球标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航运新生态,加强与IMO合作制定国际导则,输出中国绿色航运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是陆海联动。以船舶班期带动陆上物流,缩短集装箱堆场存放时间,降低全链条成本。

“总的来说,准点降本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数字化平台联动港口、航运公司和海事部门,推动船舶按班期精准抵港,减少待港时间,降低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期待更多国内外伙伴加入,共同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强国建设目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现碳中和、保障供应链稳定贡献力量。”黄林林说。

编辑:张一坤

责编:蒋利

审核:金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