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启用

2025-04-18 10:37:3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厦港宣 -标准+

4月15日,在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协调统筹,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口岸办、厦门海关、厦门边检、厦门海事局等各部门通力协作下,大型邮轮母港综合体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楼正式建成启用。当天16时许,满载的2250名旅客的“爱达·地中海号”缓缓靠泊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见证新旧航站楼的“接力”时刻,成为新航站楼启用后迎来的首批旅客。

更智慧、更高效,通关仅需10分钟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总投资7.3亿元,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年旅客吞吐能力可达到80万人次。新航站楼的“新”体现在“更智慧”“更高效”:以旅客体验为导向,全面提升通关效率,一是实现海关、安检“一次过检”,通过数据聚合与视频分析重构技术,将海关行李查验和港站运营方的安全检查合二为一,旅客出境通关仅需进行一次行李检查,等待时间缩短50%;二是实现“无感安检”,新航站楼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的无感监测,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受益于新航楼的“更智慧”,旅客从离船到通关结束平均仅需约10分钟,通关时效提升约50%。

在边检出入境查验大厅,全新的验证台上配套了国内最先进的查验设备,34条人工通道和20条快捷通道全时段开启,将充分保障客流的通关效率。现场还增设了8台出入境记录凭证打印一体机,满足广大出入境旅客办理、报销、公证及向使领馆核销签证等事务需要。

为保障“爱达·地中海号”在内的所有国际邮轮航行和靠泊作业安全,海事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一船一策”保障方案,对邮轮实施全程动态跟踪、交通组织和助航服务,提供准确气象海况安全信息、航行风险防范提示。开辟大型邮轮“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通道,开展口岸查验“联合登临检查”,“一次登轮、联合查验”,提升邮轮口岸通关便利和效率;对邮轮在港期间进行维修、补给、海洋污染物回收以及接受港口服务提供便利,并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指导。“我们将以新航站楼启用为契机,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优化保障流程,以更加安全、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各类邮轮到访,助力厦门邮轮经济提速发展。”厦门鹭江海事处副处长陈金存表示。 

好区位、好风光,助力产业启新程

作为中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是全国唯一能同时看到跨海大桥、飞机、邮轮、货轮的大型邮轮母港综合体,作为国内少有的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邮轮交通枢纽,可无缝接驳地铁、公交,半小时内,可直达“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体验厦门湾区海上游、抵达厦门高崎机场、厦门火车站等,既方便国际旅客“坐邮轮,来厦门”体验海上花园景观、闽南文化之美,也能让全国旅客“来厦门,坐邮轮”,“走出去”体验日韩海岛、“海丝”沿线国家多元目的地之美。

2024年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接待邮轮31艘次,旅客吞吐量9.47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320%,今年一季度,全球知名奢华邮轮“银海晨曦号”“欧罗巴2号”等相继到访厦门;靠泊计划显示,4月23日将迎来“爱达·地中海号”与“蓝梦之歌号”双轮同靠;“芮吉塔号”、“招商伊敦号”“威斯特丹号”等国际豪华邮轮也将到访,助力提升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影响力。

近期,厦门港口局牵头制定《厦门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6方面18条举措和2025年的44项具体工作。下一阶段,厦门邮轮产业发展,将以增强邮轮客源组织能力和邮轮产品吸引力为核心,发挥邮轮母港集团主体作用,打造“厦门邮轮旅游联盟”,深化“海空联运、海铁联运”,着力开发“过台湾、下南洋、去冲绳、来厦门”的特色航线和“山海联动邮轮+”旅游产品,做强、做优、做大邮轮旅游规模,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厦门特色的船员培训、邮轮物供等支撑产业,持续提升港口服务能力。  

“到2027年,厦门港力争实现邮轮接待量130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的厦门邮轮旅游精品名片!”厦门港口局水运处处长杨腾表示。

编辑:白萱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