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事全国首创客滚船模块化检查制度护航琼州海峡安全畅通

2025-05-01 21:16:5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聂守亮 -标准+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海口海事部门推出全国首个客滚船安全检查模块化管理制度,以精细化、标准化的创新模式筑牢琼州海峡安全防线,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模块化检查重塑安全监管体系

海口海事部门针对固定航线客滚船的特点,深入研究客滚船的监管规律,在全国率先推出琼州海峡客滚船模块化安全检查新模式,将传统安全检查模式革新为“十个模块”标准化体系,覆盖驾驶台、无线电设备、罗经甲板、救生消防设施、机舱动力系统等全船关键区域,首次实现从“粗放式检查”向“精细化治理”的跃升,有效保障客滚船安全适航和旅客安全出行。

ba5ae103d8c7b4f08d8fe268de20edd.jpg

“目前参与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船舶有56艘,2024年全年,客滚船进出港8.5万艘次,运输旅客1953万人、车辆554万辆次。以客滚船“双泰37”轮为例,2024年营运1952航次,运输旅客60万人次、车辆19万辆次,这无疑对海口海事的客滚船安全检查提出了新要求。原来对客滚船开展的安全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客滚船配备的设施设备数量多、检查的区域面积大、船舶靠港时间有限等原因,船舶安全检查员很难在一次检查中对涉及客滚船安全的所有设施设备实现全覆盖详细检查,实际检查工作中存在检查不够全面不够彻底的情形。为了更好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减少对船舶正常航班的影响,海口海事局针对客滚船航次比较固定的特点,发明了模块化检查方式。”海口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中心副主任聂守亮介绍,这一模式将为全国客滚船安全监管提供“海南样本”。

b31b93de61bd0778edbc97145599a64.jpg

助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模块化管理制度通过优化检查流程,大幅压缩船舶待港时间,有效助力客滚运输企业降本增效。试运行数据显示,实施客滚船模块化安检模式后,检查时间缩减约30%,船舶待港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5小时,预计企业年成本节约约210万元。

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雷表示:“新检查制度既缩短了检查时间,也能及时发现客滚船在演习演练、消防、救生、机电设备、船员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a8bab7bac2b36b45f3ff4fddc954b68.jpg

助力琼州海峡“战略通道、咽喉要道、黄金水道、最佳通道”建设

琼州海峡是我国水上交通“六区一线”重点水域之一,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民生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4月视察琼州海峡港口发展时强调,琼州海峡是国家经略南海的战略通道,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的咽喉要道,要把“黄金水道”和客货运输最佳通道这篇大文章做好。

模块化检查制度引入智能化手段,依托“智慧海事”系统建立船舶安全数据库,实时追踪缺陷整改情况,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转变,有效提升船舶本质安全,助力构建“安全、畅通、高效、便捷”的一体化交通组织新格局,充分释放琼州海峡通航效能,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地方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琼州海峡的通行能力与安全水平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模块化检查制度的创新,不仅为全国客滚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更彰显了海南海事在制度集成创新上的突破性探索,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编辑:詹景怡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