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事局举办国际船员非遗体验活动

2025-05-05 15:17:2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祁凯 何乐 -标准+

今年“五一”假期,宁波梅山海事处联合梅山街道、梅山边检等部门,开展“非遗传四海,文明共交融”活动。来自印度等国的多名船员走下远洋船舶,走进舞狮传承基地和梅山记忆馆,体验非遗技艺、交流绳结工艺、挥毫汉字丹青,用独特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以文化为纽带架起中外友谊的桥梁。

微信图片_20250505150837.jpg

在梅山舞狮传承基地,锣鼓声瞬间点燃现场热情。市级非遗传承人沈海迪带领团队演绎了“双人狮”的高桩跳跃与萌态翻滚,引得船员们连连喝彩。船员们分组体验舞狮动作,两人一组托举狮头、摆动狮尾,学习摇头摆尾步法、喜怒哀乐表情等,尽管步伐生疏却兴致盎然。“狮子的眼神要灵动,步伐要轻盈!”沈海迪手把手指导。船员SADANA NIPUN大笑称:“这比操纵万吨巨轮还要考验配合。”

微信图片_20250505150850.jpg

沈海迪向船员介绍:“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正如同千千万万劳动者一样。‘梅山舞狮’是梅山岛的村民为庆祝丰收、凝聚民心所创,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宁波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近年来,梅山舞狮通过出海展演、共富工厂等途径焕发新生,吸引了国际船员、海外留学生们参观交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金名片”。

微信图片_20250505150858.jpg

在梅山记忆馆,船员们参观展馆内陈列的渔具、船模、盐田等老照片,倾听梅山数百年耕海牧渔的奋斗史,和当地居民互相交流绳结技艺。船员们向大家演示航海作业中常用的“丁香结”“八字结”,中国渔民则展示传统渔网编织技法。“这些绳结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水手TIRKEY AMOL KUMAR感叹道。

微信图片_20250505151326.jpg

梅山记忆馆广场上摆放着的笔墨纸砚引起船员们浓厚的兴趣。宁波海事工作人员何乐以“船”“福”等汉字和梅兰竹菊水墨画为例,讲解中国书画的精妙和其中的哲学意蕴。宣纸铺展,墨香萦绕,中外船员合作执笔,共同感受方寸间的东方美学。船员SIHGH MANISH临摹了一幅牡丹图,完成作品后兴奋地说:“和油画不同,中国画很细腻,简单几笔,画面更加简约、空灵,却引人无限遐思,反映了独具东方韵味的中国美学,我认为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

活动最后,何乐用毛笔书写下“船到福到,一帆风顺”赠送给船员们,也将中国人民质朴、美好的祝福带到远洋船舶上。何乐表示:“港口不仅是贸易枢纽,更是文明交融的窗口。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让国际船员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航运经验的传播者。”

据悉,近年来宁波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已举办数十场登轮文化宣介,组织包汤圆、猜灯谜、非遗展演等活动,累计吸引百余名船员参与。此次活动亦延续了这一传统,并创新融入双向技能交流,为文明互鉴注入新活力。


编辑:詹景怡

责编: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