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4.67亿人次,同比增长8%。小长假点燃出游热潮,考验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连日来,交通运输部门针对最新研判的全国58个高速公路繁忙易拥堵路段,“一段一策”制定疏堵保畅措施;强化与公安交管部门“握手机制”、轻微事故快速处置以及加密临时车辆救援点等有效措施,提高路网快速恢复通行的能力;针对176个充电特别繁忙服务区,“一区一策”制定保障方案,确保假期充电能力较春节再提升50%以上……
“水陆空”织密安全网,为群众出行安全加码;“铁公机”加料服务包,为顺畅出游保驾护航。
江苏:车更多了,路却更通畅了
5月1日12时许,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张先生一家到达连云港海滨大道与朋友相聚,假期的“开场”体验超过预期。“前一天晚上就在担心,会不会堵在半路。今天一路上看到几拨执法人员沿途在巡逻。总体顺利,开启完美假期。”张先生说。
为应对今年“五一”假期超大流量,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节前聚焦33个易拥堵路段、49个繁忙服务区,构建“1+10+12”保畅体系,即1个总体方案、10项应急预案、12项专项措施,形成“事前引导限流、事中分级管控、事后复盘优化”的全链条调度指挥工作体系。通过收费站限流、路段“358”分类管控(3公里预警、5公里管控、8公里分流),动态调节路网压力。假期首日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流量同比增长4.8%,但中度缓行里程同比下降15%,严重缓行里程同比下降31.7%。
针对跨江通道压力,今年江苏首次实施“水陆并行”分流策略:一方面,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联合江苏海事局加密江阴、苏通、沪苏通大桥上下游6条汽渡航线,日均增派渡轮360班次,分流车辆1.5万辆次;另一方面,通过走访物流企业、在运输场站张贴海报、发送短信提醒等方式,引导货运车辆错峰出行。假期首日,货车流量同比仅增0.9%,客货混行矛盾显著缓解。
不仅如此,为缓解重点路段压力,江苏在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等热点区域实施“高普联动”分流,首次通过干线公路信号灯“绿波”控制、情报板实时提示,引导车辆绕行平行国省道,均衡全路网流量。
在京沪高速公路无锡段,一辆故障车从报警到拖离仅用十几分钟。“我刚打开双闪,无人机就飞来提示,接着巡查车就到了,效率太高了!”车主李先生连连赞叹。依托“智慧扩容”技术,江苏预设开放应急车道327公里,通过可变情报板、无人机喊话等方式实时提示车辆通行规则。同时,全省布设402处路面救援驻点,联动45个快赔点和56个医疗消防备勤点,假期首日处置突发事件2001起,平均处置时间19分钟。
除此之外,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还与高德、百度等平台深度合作,5月1日动态发布83条出行提示,实施27次线路调度,引导80万辆次车辆主动避开拥堵节点。
记者 王肖丰 通讯员 苏交执法
琼州海峡:“一船一策”精准监管平安过海
5月1日上午,“双泰37”轮的鸣笛声划破天空,随船广东海事部门青年突击队队员李焰开始了开航前检查工作。“船上巡舱制度是否落实?”他一边向船员询问,一边弯腰检查甲板排水孔。李焰有句口头禅:“服务要走在监管前面。”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着船员反馈的问题,这些细节最终都转化为海事部门的改进措施。
这个“五一”小长假,琼州海峡迎来客流小高峰,日均渡运旅客超6万人次、车辆2万辆次。4月30日起,广东海事部门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陆续登上开往海口的客滚船,启动24小时随船监管服务,为千万旅客筑起一道“海上安全防线”。
据了解,“五一”期间,琼州海峡新能源车过海运输需求显著提升,假期首日,新能源汽车运输量达3552辆次,占过海车辆的12.5%。
为保障新能源车辆海上运输安全,湛江海事部门精准施策应对运输高峰,通过严把电池安全、装载稳固、应急响应“三关”,全力守护新能源汽车过海安全。此外,海事部门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全程动态监控新能源运输船舶,“一船一策”精准监管,加强部门协作,打造安全高效的通航环境。
海峡对岸的海南,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完善重点车辆过海运输的配套保障服务,优先保障新能源车辆、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过海,及时调整运力满足新能源车辆过海需求,每天至少保障10个新能源专班,新能源车辆双向运能保持2000辆以上。每日安排30个货车专班加常规航班运输,每天保障货车3500辆以上运能,最大限度释放运输能力,确保新能源车辆、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当日过海。
记者 李旭雅 吴开心 通讯员 谢晓琳
杭州:快充8分钟续航400公里
“五一”假期,浙江杭州高速公路迎来车流高峰。面对激增的交通压力,杭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创新一系列服务举措,以“智慧交通+暖心服务”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便捷、有序。
为缓解新能源车主的“补能焦虑”,杭州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数量增至680个,覆盖16%小车泊位。其中,绕城高速公路下沙服务区光储超充电站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光储充一体化站点,配备88个快充、超充桩,单枪功率最高达600千瓦,实现8分钟续航400公里。杭千高速公路建德服务区新增19台大功率快充设备,充电效率提升10倍,有效缓解排队压力。
“移动快充”救援车大显身手,只需2分钟即可为抛锚电车恢复动力,6分钟可行驶10公里以上,实现快处快撤,保障高速公路通行秩序。浙江省交通集团萧山拯救大队研发的“三联钩”快速拖车装置,大幅提升救援效率。同时,全市交通执法部门通过“一路多方”联动、视频巡检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等工作模式,严查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假日期间,杭州高速公路的多项暖心服务也广受社会好评。杭千高速公路桐庐、建德服务区“卡姐卡嫂能量补给站”内,准备了免费红糖、湿巾等物品,关照女性驾驶员的长途驾驶需求;绕城高速公路西湖服务区24小时开放母婴室、司机之家;老余杭北收费中心所在辖区收费站设置志愿服务岗,日均服务司乘200余人次,并配备常用药品、修车工具等应急物资,守护群众旅途平安。
范杨 李清 赵阳
山西:充电快服务好 跑高速不焦虑
“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还配备了移动充电车,充电速度很快。现在跑高速公路,心里踏实多了!”今年“五一”假期,新能源汽车车主王先生对山西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体验赞不绝口。
如今,山西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山西交控集团管辖的138对服务区共建有充电桩1317台、充电枪2004把,9对服务区建设运营电动汽车换电站17座。
“五一”假日来临之前,山西高速公路服务区聚焦“充电不排队”目标,组织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对服务区充电桩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优化充电车位标线,增加告示牌,方便司乘人员快速找到充电车位;提前预判,采取“固定+移动”互补模式,在16对繁忙服务区新增10台临时充电桩、10台固定充电桩和6辆移动充电车,提高充电设施供给能力。
假期中,山西加强充电设施运行监测和巡查,发现故障及时抢修,确保充电设施稳定、安全运行;每个服务区都设置专职人员,提供充电车辆引导、设备维护等一站式服务,确保车辆有序充电;车流高峰期采取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充电、现场叫号、定量充电等措施,缓解充电排队情况。此外,高速公路部门利用“晋e行”App、导航地图等多渠道向司乘人员发布服务区车流量、充电设施和排队信息,引导司乘合理选择服务区充电。
潘建峰 记者 赵小鹏
河北:“空天地网”四维守护
“五一”假期首日,避暑山庄丽正门从早晨7时便已人头攒动,普陀宗乘之庙、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等核心打卡地的游客也已经络绎不绝。这个假期,河北承德人气爆棚。
承德市交通运输部门为迎接大客流开启了“云护航”。5月1日,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承德分公司于辖区双峰寺服务区启动“联勤护航”保畅机制,创新运用“无人机空中巡检+多部门直播联动”模式,联合高速公路交警、医疗、消防等部门构建“空、天、地、网”四维保障体系,实现道路保通保畅与服务效能全面升级。
承德分公司依托智能巡检与云端直播双轮驱动,实现精准管理与高效服务。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机和车辆自动识别跟踪系统,以5公里为半径对高速公路进行全覆盖巡检,一旦发现障碍物、违停车辆等异常情况,立刻通过语音系统进行现场疏导,并将实时画面数据回传至指挥调度中心,形成“发现—预警—处置”闭环管理机制。
与此同时,“五一高速云护航”直播间同步登陆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将无人机巡查视角融入直播内容。主播实时展示车流实况、解读路况信息,并解答司乘关切问题。直播当日,观看量突破20万人次,累计处理司乘咨询超800条。
依托智能巡检获取的数据信息,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综合施策,定点巡查整治违法占道行为,快速处置路面突发状况,部署移动医疗站与特种消防车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开通高速公路快赔通道加快理赔流程,并增设充电桩,全方位保障假期道路通行秩序、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优化司乘出行体验。
此次“智能巡检+云端直播+联勤保障”三位一体模式将路面异常事件日均处理效率提升60%。
王丹 姜景文 梁钰琪
黄山:只要你们来,我们就派车
5月2日22时25分,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北站—宏村客运专线如约发车,化解了苏先生内心的担忧。根据公示,该线路末班车时间为22时,但苏先生在发车10分钟后才赶到黄山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面对他的担忧,工作人员笑着回应:“只要灯没关,你们来了,我们就安排车送。”于是,一个班次再次列入发班计划,调度车辆、安排驾驶员、引导乘客购票候车……场站再次高效运转。尽管加开的班次仅有两名乘客,但车辆仍准时发车,确保乘客安全到达目的地。
今年“五一”假期,黄山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与高铁站、热门景区的客流情况实时对接,指导各客运企业提前做好运力储备,落实人员值班值守,并根据游客动向现场调度运力,全力保障游客安全便捷出行。
黄山对重点客运专线、公交线路班次进一步加密。黄山北站—黄山风景区、黄山北站—宏村客运专线在游客高峰时段发车频次达到5分钟一班,西溪南旅游客运专线发车频次调至20分钟一班,基本实现游客即到即走。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黄山根据游客出行需求延长客运专线服务时间。5条热门专线服务时间在前期公示(21时)的基础上延长至22时,5月1日晚黄山北站—黄山风景区末班发车时间延迟至23时40分,确保无滞留旅客。
为解决部分加班班次、晚发班次游客末端出行不便的问题,黄山通过客运车辆绕行、工作人员接驳等方式为乘客免费提供“送酒店”服务,最大限度保障游客出行。
5月1日至5日,黄山市道路运输行业累计发班1.59万班次(其中加班5377班次),运输旅客41.3万人次,客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3%。
宋琪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