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依托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智慧物流体系,已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培育和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应聚焦智控智联、绿色高效、业态融合3个方面,积极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推动行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赋能物流智能化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是提升物流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物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5G、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新技术,聚焦智能仓储、无人配送、数字孪生等领域,加快物流枢纽、园区、港口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推广自动驾驶货车、自动分拣机器人、智能快件箱等智能装备,实现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跃迁;探索量子计算等科技“无人区”,构建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体制创新为驱动,完善技术攻关支持体系,强化政企数据互通与标准共建,鼓励物流园区、仓储及企业开展智慧化示范工程试点,强化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协同共享与智能装备应用效能,推动全链路降本增效与产业提质升级。
绿色低碳引领物流可持续发展。在“双碳”战略指引下,加快绿色物流技术和装备推广,是物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物流绿色转型、走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生的发展新路。推广“端到端”直达配送与“门到门”服务网络,培育第三方物流集约化服务,以精简流通环节强化循环资源利用效能,优化货运节点布局与多式联运路径规划降低空驶能耗,构建供应链数字协同平台,打通全链路数据壁垒,通过组织再造与流程重塑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与碳排放强度最小化。
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及循环利用技术突破,规模化推广应用经济性突出的绿色物流装备,发展可降解包装与循环箱体替代体系以避免过度包装。同时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低碳物流技术的基础上,强化自主研发创新与推广能力,着力突破运输保温制冷、货运车辆、船舶节能等关键技术装备瓶颈。
业态融合促进物流产业链衔接。以业态融合促进物流产业链发展,是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通配置,催生新的服务模式与业态,有效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通过新质生产力驱动物流服务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对接,在增强产业链韧性的同时,催生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逆向物流等现代化服务形态。
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并行,以数字产业化催生新业态,以产业数字化重构传统产业链,深入挖掘传统产业链供应链场景,借助云计算、区块链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一条连接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数字化新桥梁,将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场景化呈现,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上的深度融合。
(蒋璀玢系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周一系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