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换证像打仗,来回安徽和宁波体检加办证最少得一星期,现在只要手机上点一点,新证三天就办好了,海事老师还可以帮忙送到船上,真是省时省心!”“浙钱江货00597”轮船员石平感慨道。
近日,内河船员石平在船上收到了新的船员适任证书,这场“指尖上的变革”背后,是宁波海事局与安徽省地方海事(港航)管理中心携手探索的长三角海事政务一体化“甬皖实践”——首个直属与地方海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署落地。
这份协议的诞生,源于一次“问题导向”的主动作为。宁波海事局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超200条安徽籍船舶长期在杭甬运河宁波段营运,300多名持有安徽地方海事证书的内河船员面临异地体检难、换证难问题。为此,两地海事部门依托“海事通”App和“船员驿站”,创新构建“代收转办+体检互认”机制,实现内河船员证书“掌上办、就近领、送上船”,单次办证时间压缩60%,为每位船员节省成本超千元。
5月末,两地海事协同从“单点突破”向“全链条共治”迈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维度全面拓展至四大核心领域。双方将深化党建联建,把“红色引擎”融入业务实践,共同发挥“党员先锋队”作用,联合开展“船员流动课堂”等活动,送安全培训到船头。在船员服务领域,正式建立内河船员体检机构“白名单”,统一便利办证的服务标准,丰富“船员驿站”快递寄存、政策咨询、普法宣传等特色服务,切实解决内河船员生活、换证、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不便。在船舶管理提升方面,计划实施人员互派交流,建立联建联验机制,推动绿色智能技术发展。同时,深化共享共治,共同推广海事通App及电子证书,促进船员培训资源和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协议还明确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联席工作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形式,推动解决合作中的堵点难点。
“这次合作不仅为200余艘在甬安徽籍船舶的运营带来便利,更重要的是探索出直属与地方海事融合发展的新范式。我们将把‘海上枫桥经验’融入跨域治理,书写更多暖心故事,让合作成果惠及更多航运主体。”宁波海事局政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宁波海事局已与池州、蚌埠、湖州等省内外地方海事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联动,这一模式已显现出辐射示范效应。
这场跨越500公里的“双向奔赴”,不仅为船员和航运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在交通强国建设中作出了区域协同发展的表率,让“船行千里、一路畅通”的愿景照进现实。
编辑:詹景怡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