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环境日|①“新海鲟”轮:肚量大废气少

2025-06-03 14:10:4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李天意 -标准+

初夏暖阳照耀下的长江口宽阔水域浮光跃金,我国首艘15000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正在执行中港疏浚参与的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年度维护工程施工,随着单个23吨重的耙头从船体两侧伸入水中,将淤泥通过管道吸入船腹的泥舱中,仅一个半小时,“新海鲟”的挖泥量就能把一个标准足球场垫高2米多。

“新海鲟”轮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承建,国产化率超过90%,全长155.7米、型宽32米,满载吃水9.9米,泥舱最大舱容达1.7万立方米,超过7个标准游泳池的容积,创全球同类船舶容积之最,主要用于沿海港口、深水航道的疏浚吹填及海岸维护等工程。

该轮自主研发的LNG(液化天然气)燃料的配置填补了我国疏浚船舶在清洁能源使用上的空白。在“新海鲟”轮甲板高耸的艉部船舱内,藏有一套200多吨自重、1550立方米的LNG双耳罐,在仅以LNG为燃料的条件下,可供船舶持续施工14天,续航能力超过5000海里。“新海鲟”轮还采用全球最先进的“一拖二”驱动型式主机,即主机仅驱动螺旋桨和发电机,除了螺旋桨以外的所有设备均为电力驱动,有效解决了双燃料发动机在纯气体燃料模式下瞬时动力不足的问题。经测算,在纯气体燃料模式下,“新海鲟”轮废气排放大约可减少80%至90%的氮氧化物、20%的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为零,环保指标国际领先。

“‘新海鲟’轮拥有国内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功能,实现了疏浚作业一键全自动控制。在正常条件下的疏浚作业中,仅一名驾驶员就可实现全自动化‘无人疏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新海鲟项目经理文科巍介绍。在智能化系统配合下,“新海鲟”轮可实时自动分配各设备电能,调整每台发动机的许用负荷,以适应各种极限情况下的功率需求;当LNG加注条件不满足时,还可灵活切换至柴油动力作为备份。在LNG的支撑下,无论是航行、疏浚、抛泥还是吹岸,都能合理调配柴油机功率,满足动力需求。

编辑:张一坤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