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事测绘中心首次开展“船—艇—空”一体化智能测绘体系应用

2025-06-06 19:12:17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陈星宇 崔乃霞 -标准+

“各项检校已完毕,准备起飞!”

“无人艇通讯正常,传感器正常,准备上线!”

近日,在天津港南疆码头、天津港中心渔港,天津海事测绘中心首次运用测绘船、无人艇、无人机协同配合开展2025年度指令性测量任务——天津港测量图幅中海波地形及浅水域水深测量工作,这是北方海区首次开展“船—艇—空”一体化智能测绘体系应用实践。

为全面提升辖区通航尺度核定测量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为保障北方海区航行安全树立新标杆,作为海事测绘行业“国家队”,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一直致力于培育海事测绘新质生产力,探索无人化测绘设备系统在海事测绘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构建“船-艇-空”一体化智能测绘体系,实现传统测量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的战略转型。

无人艇作为母船的“智能延伸”,搭载单波束或多波束测深系统,可破解浅水、礁石区等大船禁区的测量难题,有效填补传统测量盲区,同时依托智能导航系统,可自动规划航线,并与母船、无人机数据实时联动,构建“空海一体化”测绘网络,可有效提高测绘任务作业效率、提高应急抢险工作能力、提升测量船舶作业现代化综合效能。无人机作为海事测绘的“空天利器”,为海岸带地形测绘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无人机搭载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或量测相机,结合定位技术,不仅实现了厘米级精度全覆盖,为港口地理调查、海岸地形线划图制作提供了高精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还可以突破地形限制,进入填筑区、水中防波堤、浅滩等传统测绘手段难以到达的区域,获取这些区域的详细数据,填补数据空白。

据天津海事测绘中心高级工程师吕立蕾介绍,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船—艇—空”一体化智能测绘体系的应用,将带来海事测绘能力的“三升一降”:无人装备协同作业将大大提高响应速度,实现“效率跃升”;高危区域“零接触”测绘将安全风险直接归零,实现“安全跃升”;空海一体、多源数据融合为智慧海洋建设提供了全要素地理信息底座,实现“数据跃升”;与此同时,无人化测绘减少大型船舶与人力投入,使综合成本降低40%,实现成本“不升反降”。

下一步,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将持续深化“船—艇—空”智能测绘体系的技术攻关,构建“空天地海”全维度测绘网络,加快培育复合型测绘人才队伍,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海事测绘数字化转型,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打造智慧海洋测绘“天津样板”。

编辑:蒋利

责编:金校宇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