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袁河航道项目党支部以党建引领破难题

2025-06-20 15:04:17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吴一凡 -标准+

自开工以来,中交三航局袁河航道提升工程项目党支部聚焦项目建设核心任务,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项目建设注入“红色动能”,全力保障工程高质量推进。

学习研讨.jpg

一是完善队伍机制强化推动,发挥组织优势助力增效。支部积极构建“专班统筹+支部引领+突击攻坚”三位一体推进机制,以组织优势破解建设难题,助力项目提速增效。联合新溪乡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领头的袁河航道提升工程建设工作专班,积极配合项目办做好政策落实、资金保障、用地审批等环节的统筹协调,及时协调处理征地拆迁、生态保护等重难点问题,定期向上级部门报送项目进度、存在问题及需协调事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联合项目成立项目攻坚临时党支部,将25名党员纳入统一管理,强化党员责任意识,提升协作效率,发挥示范作用,凝聚攻坚合力。成立党员干部突击队,整合工作力量,配合村委会对村民底数和村民的需求细致摸底,并包户走访、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对重大问题冲锋在前,率先垂范。

二是创建调度机制强化推动,发挥合力优势助力增效。为推动项目顺利推进,支部积极配合创建袁河航道提升项目工作调度机制,形成“乡级推进—村级落实—答疑村民—收集信息—乡级推进”工作循环推进机制,有效推进工作。截至5月月底,乡级动员部署工作5次,党员突击队到村委会议落实5次,召开村民大会答疑3次,极大推动工作开展。党支部打破党建“内循环”模式,以联建共建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协同发展格局。

政企联建筑安全。联合袁河项目办、新溪乡党委、派出所开展“党建引领筑安全”主题党日,通过安全知识进社区、防诈科普宣讲、现场“接单”处理居民诉求等方式,建立《问题解决台账》,累计解决交通管制、噪音扰民等问题20余项,同步组建“党员安全巡查队”,实现施工区域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同时强化宣传动员,加强正面引导,将项目建设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以最通俗的方式通报给村民,防止一些误解产生,持续有力推动项目顺利开展。创新学习形式,打造“实践场景+多元主体”沉浸式学习生态,联合新溪乡派出所、村委会开展“党建引领筑安全”活动,安全部长讲解施工安全要点并发放《居民告知书》,民警以真实案例开展防诈科普;依托市委党校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参观展区、体验实景案例,并开展廉政党课剖析行业风险点。此举推动理论学习转向“双向互动”,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职工防诈知晓率100%、廉政防控全覆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是创新践学激活力,发挥关键优势助力增效。党支部聚焦青年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导向,构建“人才培育有载体、技术攻坚有方向、成果转化有实效”的创新实践体系,激发项目建设内生动力。

青年赋能强根基。建立靶向培养机制,将青年职工纳入“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双培养体系,围绕BIM技术应用、多专业协同管理等重难点任务设立6个“青年创新课题”,由党员技术骨干一对一结对指导以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同时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每月开设一次“工地课堂”,固定开展前沿技术研讨(如BIM4D进度模拟、钢筋加工可视化交底)、管理规范培训与模拟考试,累计开展学习活动3余次以覆盖全员业务能力提升。

技术攻坚破难题。推进BIM技术全流程应用,建立BIM4D进度模型并与施工计划动态匹配,通过颜色预警机制,实时监控关键线路,预留15%时间裕度,应对交叉作业以实现进度偏差及时调整;运用模型碰撞检查提前发现设计遗漏、构件误差等问题,针对船闸、泄水闸等关键工程开展施工模拟以优化拼装顺序与吊装工艺、消除质量隐患;通过模型多维度提取工程量生成0号清单、实时联动变更数据以提升材料采购精准度,动态监控材料使用情况以实现限额领料与损耗率下降10%;同时构建智能监测体系,采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与多光谱无人机对枢纽区进行5cm精度倾斜摄影建模,制作三维动画对复杂部位或工艺进行演示,为施工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成果转化促实效。通过“学习—研讨—实战”闭环机制,累计解决专业协同、工艺优化等问题8余项,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质量验收一次性通过率100%,以“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水运工程为目标,相关技术成果已具备申报“龙图杯”全国BIM大赛条件,为项目打造行业标杆奠定基础。

编辑:张一坤

责编:蒋利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