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公里蜿蜒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旅游资源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伴随着交通不便和物流不畅……作为我国唯一以群岛设立的地级行政区,浙江省舟山市长期受困于海岛联络与发展。而如今,随着低空经济的腾飞,这片东方蓝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空中俯瞰基湖沙滩,蔚蓝海面与金色沙滩交相辉映,连远处的渔船都像撒在海上的珍珠,这种视角太震撼了。”一位刚刚体验完嵊泗环岛低空航线的游客兴奋地说。这条航线以基湖沙滩为起点,环绕周边景区飞行约5公里,今年“五一”期间正式对公众开放。
今年以来,浙江低空文旅航线多点开花:开通上海临港至嵊泗航线,成为长三角地区首条跨省低空旅游航线;东极岛自6月15日启动无人机咖啡配送试运营以来,已累计飞行71架次。当地还与科技公司合作,利用无人机加AI智拍技术,为游客定制航拍视频与照片,打造个性化旅游记忆。
面对海岛物流“慢、难、贵”的痛点,低空物流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舟山市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开展全市无人机物流航线成本核算,根据机型大小和年度架次,给予每条新开航线10万元至20万元补贴,对市场需求大的航线重点扶持。
舟山现已形成多条常态化航线,其中普陀本岛至六横航线2024年累计飞行336架次,飞行时间7389分钟;本岛至东极航线累计飞行46架次,飞行时间1534分钟;嵊泗持续运行至上海金山、花鸟岛、枸杞岛等多条无人机物流班线,有效解决了海岛居民生活物资供应难题。舟山还计划开通桃花至上海金山跨省大黄鱼低空物流配送航线,依托无人机冷链运输技术,让海岛特色产品快速直达上海市场。自2024年11月以来,舟山岛际无人机物流已累计飞行2037航次,运载货物总量达6106.8公斤,从生鲜农产品到快递包裹,从船舶维修配件到急救药品,低空物流正成为海岛居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应用先行,制造跟进。产业布局方面,舟山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力。普陀区与北京和德宇航、上海鹤鸣低空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拟建设低空飞行枢纽中心、商业综合体及卫星与低空设备研发制造产业园。本土企业也积极投身低空经济。浙江同博科技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开发了无人机管控平台与通导定位系统;舟山翼舟云海科技、轻舟科技等企业则聚焦低空设备研发,参与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的技术验证。同时,舟山还梳理出55家目标企业招引清单,已成功落地牧星无人机产业化、华翊eVTOL涡电发动机研制等4个制造项目,不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