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毕业生周航:给自动驾驶车做“大脑”体检

2025-10-23 11:23:2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南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2024届硕士毕业生 周航 -标准+

我是一名MCU(微控制单元)软件工程师,如今专注于汽车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中MCU的软件开发,每天与代码、架构和数据为伴,用技术为自动驾驶车辆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项目实践,为我如今的工作筑牢了根基。从搭建无人船避障控制系统,到研发无人扫地车底盘控制器,再到研究四足机器人感知与规控算法,每一个项目都是我提升专业能力的实战课堂。在项目历练中,我的技术成果不断积累,专业水平稳步提升。研一时,在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开展的无人扫地车研发项目中,我首次接触到自动驾驶系统,这次经历,成为了我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起点。

我的日常工作围绕自动驾驶系统的“大脑”——域控制器展开,需要基于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完成芯片驱动及诊断功能开发。诊断代码就像域控制器的“健康监测仪”,可实时监测硬件故障与软件异常并及时预警,是保障自动驾驶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次,我们为量产车型域控制器做最终调试时,我负责的诊断模块频报“传感器供电异常”,在更换电源和传感器后问题仍未解决,若问题无法排除,将影响车辆的出厂检测。于是,我用调试器连接域控制器进行仔细排查,在逐行核对数据采集结果、故障判断逻辑后,终于发现问题出在诊断周期上。紧接着,我又检查代码,确定是定时器中断优先级设置的问题。调整参数后,诊断周期稳定,误报消失。那天傍晚,我从测试工程师处得知诊断模块正常,终于松了口气。

在工作中,除了编写代码,我还需要开展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单元测试需要用工具检测模块的函数逻辑与漏洞;集成测试则需要将各模块代码“拼起来”,在模拟高温、颠簸等工况的台架上测试,验证软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不管是写代码还是做测试,大学期间积累的嵌入式开发经验和自动驾驶相关知识,不仅帮助我快速上手工作,从容应对各类技术挑战,也让我有信心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持续深耕。很多人觉得MCU软件开发枯燥,但对我而言,看到自己参与开发的软件应用到实车上,想到代码能让自动驾驶更安全,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我相信,随着汽车电子技术革新,MCU软件工程师的舞台会更广阔。未来,我也会带着热爱与责任,坚定地走下去。

编辑:胖雨珊

责编:胖雨珊

审核: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