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公院设计,武汉大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大通公司)监理,中交二航局及中铁大桥局承建的鄂黄第二过江通道控制性工程——燕矶长江大桥钢梁顺利合龙,标志着鄂黄第二过江通道全线贯通,为项目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合龙意味着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悬索桥——燕矶长江大桥主体结构取得重大进展。作为设计、监理单位,中交二公院在项目建设中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为这一“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钢桁梁悬索桥”注入了核心技术力量,同时以专业赋能,以责任护航,用精细化管控为工程品质筑牢防线。
燕矶长江大桥主跨1860米,采用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悬索桥结构,连接黄冈市与鄂州市。上层为高速公路,全长26.3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城市快速路,全长9.38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该项目是湖北国际物流枢纽花湖机场的关键配套工程,也是鄂东城市群“武汉、鄂州、黄冈、黄石”的重要过江通道,被列为湖北省“十四五”期间新一轮八座长江大桥建设的首个项目。项目工期54个月,于2022年6月开工,计划于2026年建成。
大桥设计克服了通航限跨径、断裂限塔位、航空限塔高等多重制约,适应跨径大、荷载重、垂跨比小的特点,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并采用主跨1860米四主缆不同垂度悬索桥方案,以实现较好的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其中,内缆垂跨比1/13,采用2100兆帕高强钢丝,便于缆载吊机吊装梁段;外缆垂跨比1/12,外缆采用1960兆帕高强钢丝,有效降低缆索系统规模;同时,项目在塔顶并列主索鞍、适应四主缆边缆前后锚的超大纵向8字形地连墙基础锚碇、高标号C60混凝土主塔、全焊索夹等关键构造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设计。
在监理工作中,大通公司恪守“严格监理,优质服务”的宗旨,对工程质量与安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管控。主塔混凝土施工, 从事前配合比优化、原材料严控,到事中精细化温控养护,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防控。主缆索夹施工, 创新采用“清单式”管理,对索股整形入鞍、索夹安装精度等关键工序逐项检查、验收,确保精度达标。钢梁吊装,严格执行全过程旁站监理,从吊具、吊点检查到吊索、临时连接安装,不放过任何细节,保障吊装质量与安全。为大桥顺利合龙提供了坚实保障。
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区域“水、陆、空”综合交通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网与过江通道布局、促进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司新茹
责编:张超群
审核:马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