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

客户端

“西南第一路”扩容提速

2025-08-11 15:02:2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王炳洋 -标准+

盛夏时节,巴蜀大地热浪与建设热潮交织。在成渝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1995年通车的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首条高速公路,被誉为“西南第一路”。作为其升级扩容工程,成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四川段(简称成渝扩容项目)全长190公里,重庆段全长100公里,采用局部改线新建及原路改扩建模式,双向8车道设计将使通行能力提升至日均10万辆次。昔日的“西南第一路”正从“老成渝”走向“新动脉”。

在成渝扩容项目推进过程中,蜀道集团统筹部署、多向发力,各参建单位秉持“博采众长,大道智简,守正创新,臻于至善”的建设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条“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目前,建设团队正以“啃硬骨头”的劲头向龙泉山隧道、中和枢纽互通、沱江特大桥三大控制性工程全力攻坚,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理念在此落地生根,为这条交通新动脉注入强劲活力。

机械开挖“地质迷宫”

8月的龙泉山腹地,植被茂密,刚下过雨的地面一片泥泞。在龙泉山隧道进口端,三四十名工人正忙着绑扎钢筋,搭建拌和楼、料仓。桩径2.5米、桩长25米的钢筋笼经过混凝土浇筑后,定海神针般稳稳扎入地下,为隧道进洞施工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隧道进口端设计有8根抗滑桩,因前期开工点场地受限,钢筋笼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现已完成了全部抗滑桩的混凝土浇筑。”四川路桥成渝扩容项目ZCB5—TJ5标工程科副科长杨琪说。

龙泉山隧道调线前左线长2611米、右线长2555米,也是项目中最“难缠”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围岩全部是Ⅳ级和Ⅴ级,且为低瓦斯环境,堪称‘地质迷宫’。最关键的是旁边就是成渝中线高铁,龙泉山隧道调线前与成渝中线高铁最小净距为41米,其无砟轨道沉降必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无法进行爆破施工。”杨琪指着施工图纸解释道。

为破解这一难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机械开挖,Ⅳ级围岩用单侧壁开挖法,预计单洞每月开挖45米;Ⅴ级围岩则用双侧壁开挖法,预计单洞每月开挖30米。

“我们像给病人做手术一样精细。”杨琪说,“为规避成渝中线高铁影响,项目设计图纸进行了多处调整。”目前,隧道正按计划推进,即将于下月正式进洞。

“沙琪玛”上打桩固基

江水悠悠,锤声阵阵;沱江河畔,果蔬飘香。资阳市老君镇永安村毗邻沱江,一座长300米、宽6米的全装配式钢栈桥横跨江面。

“沱江特大桥桥址位于钢栈桥上游50米处,该桥为主跨262米的中承式钢管拱桥。”成内渝公司资阳代表处处长黄琳珺说。

8月1日,沱江特大桥资阳岸(重庆向)右幅拱座混凝土第一次浇筑完成。

“资阳岸为重力式拱座,采用分层浇筑,第一次浇筑共计548立方米。”黄琳珺告诉记者,为顺利完成浇筑,资阳代表处与项目部、总监办、设计院等参建各方多次召开工程技术交底会,通过反复模拟推演、优化设计配合比、合理安排作业等,确保了混凝土连续浇筑和施工安全。

对岸,履带吊、液压振动锤配合旋挖钻机正在开展钢护筒护壁成孔作业。

“简阳岸的地质条件更差,全是流沙和鹅卵石,土质细软多样,孔洞缝隙遍布,被大家形象地比喻为‘沙琪玛’。”四川路桥成渝扩容项目ZCB5—TJ2标段项目副经理李汶峰说,“为此,我们要打144根咬合桩,提高地基承载力,现已完成88根。”

据介绍,沱江特大桥施工的最大亮点是缆索吊索塔横移方案。“由于是8车道,桥面单幅宽22.35米,需要吊装4个拱肋。”四川路桥成渝扩容项目ZCB5—TJ2标段项目工程科科长罗云聪介绍说,“传统方法要搭两次支架,我们创新采用千斤顶和轨道整体平移,不需要重复拆搭,至少节约了3个月工期。”

多年来,沱江两岸群众出行主要依靠渡船,非常不便。沱江特大桥的设计还充分考虑到村民出行需求,预留了人行道,大桥建成后5分钟就能轻松过江。

密集车流中的“搭桥手术”

“在成渝扩容项目中,资阳段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全线三大控制性工程中,沱江特大桥与中和枢纽互通均在资阳。”黄琳珺告诉记者,中和枢纽是整个成渝扩容项目最复杂的枢纽,跨成资渝、遂资眉两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有18条匝道,被称为“超级立交”。

现场旋挖钻与吊车交替作业,13支劳务队伍有序施工。在工厂预制好的墩柱和盖梁通过大型运输车运至现场,像搭积木般精准拼装,既提高了施工精度,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目前,中和枢纽互通的744根桩基已完成499根,林立的墩柱巨人般托起即将浇筑的盖梁。

“最困难的肯定是交通组织。该路段日均车流量超过3万辆次,在既有线施工就像给高速公路做心脏搭桥手术,安全风险高、交通疏解压力大。”中铁五局成渝扩容项目ZCB4标总工程师袁仲辉介绍,“我们把中和枢纽分成4个区域,分区域、分阶段合理安排施工,同时通过AI仿真模拟优化导改方案,将施工期间的拥堵率降低了60%。”

此外,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建设团队联合10余家产权单位,采用“微型顶管”技术穿越密集管线区,避免了大规模开挖。

相较于中和枢纽互通,全长1500米的堪嘉互通的工程规模就小多了,但设计上却独具匠心。

“我们采用‘钢管贝雷支架+盘扣式支架’组合的方式,解决了小半径和大横坡的现浇梁技术难题。”中铁广州工程局成渝扩容项目ZCB3—TJ2标项目总工程师龚怀前指着拔地而起的桥墩说,目前7座桥梁下部结构已完成72%,上部结构现浇梁施工已启动,力争于2026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龚怀前介绍,堪嘉互通设置的4条匝道中,有两条直通当地柑橘产业园,通车后可降低约20%的物流成本。此外,堪嘉互通还设置了涵洞方便村民通行,雨季也可以用来防洪排水。

日前,成渝扩容项目成都段施工许可正式获批,此前资阳段和内江段已取得施工许可,这标志着这条连接川渝的交通大动脉全线均取得施工许可,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预计2028年年底建成。届时,成渝两地车程将再缩短1小时,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