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工集团公路工程公司梨东改扩建SSZ标畈上特大桥全桥共计 355 根桩基,其中需要溶洞处理的桩基共计 236 根,占比 66%。据了解,该桥目前最大单个溶洞空腔28米,单桩设计桩长52米,相当于14层楼房的高度。仅此组数据就能充分体现了该标段畈上特大桥桩基施工的难度。
“畈上特大桥具有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溶洞桩基多,施工组织繁琐,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与上饶市城区邻近,社会期望值和关注度高”。承担该桥施工的江西交工集团公路工程公司梨东改扩建SSZ标项目经理俞海鹏这样概述。
为了破解难题,梨东改扩建SSZ 标针对畈上特大桥的建设内容和工程特点,科学分析桩基的地质条件,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精心谋划、匠心独运 。
复杂地质:溶洞处理“大小各异”
“这应该是梨东改扩建项目施工遇到的最难的桩基施工。”周华东这样介绍。作为参与全省数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他看来,该桥的难,症结在于遇到了地下复杂的地质情况。
据了解,该桥中心桩号为 K523+663,桥梁全长 1778 米,桥宽 41 米,采用 59 跨 30 米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 T 梁结构,勘测资料显示将有236根桩基施工要遭遇溶洞的“洗礼”。
“溶洞,溶沟,溶槽,所有岩溶地区不利的地质状况这儿都有!”姜霄表示,“关键是这些溶洞类型有单层溶洞、多层溶洞、大型溶洞及小型溶洞,上下叠层最多处有3层之多,最大的溶洞厚度达28米”。
面对难题,如何破局?成了梨东改扩建畈上特大桥建设者施工之初思考最多的问题,集团公司及项目办等有关领导也多次亲临该桥视察,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根据设计地勘资料,梳理研判畈上特大桥区域内溶洞基本为充填型溶洞特点。对此,SSZ标项目建设团队邀请专家论证,拟定了针对该桥不同规模的溶洞采取不同的工法组织施工。首先对桥址区全部溶洞进行了注浆加固处理,对大型溶洞采用全钢护筒跟进的施工方法,对小型溶洞采取抛填片石和混凝土封堵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前期试探性引进旋挖钻设备进行施工,然而由于绝大多数桩基孔底是石灰岩,钻孔周期长,塌孔严重,不适合当前地质施工,已投入40台冲击钻作业,除有房屋、附着物影响的墩台外,设备加大投入确保了每个具备开工桩基在计划工期内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桩基135根,占比38%,且所有桩基均达到一类桩标准。
遭遇塌孔:应急预案“有的放矢”
“42-0桩基突发溶洞沉陷,导致钻机倾斜,桩孔偏位,安全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现场施工管理者第一时间火速向项目经理部分管领导报告。
情况危急!容不得任何形式的拖延。对此,项目分管领导要求现场带班领导及技术人员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将钻机及时移开,安装提前预备的钢护筒达12米,后进行抛填片石及袋装粘土和袋装水泥反复回填并及时充浆,防止由于孔壁侧压力增大发生二次塌孔,然后钻进。
周华东对溶洞现场应急处理这样描述:“溶洞有十多米,钻了二十多天左右,快成孔了,后来连续大雨,面上的覆盖层吸饱了水,由于自重太重,后来还是塌孔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别无它法,只能快速回填到原地面,重新去打,再填再打的方式,千回百转、百折不挠。”
经过近9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有效地使溶洞周边地层和工作面土体稳定下来了,也防止坍塌,土体流失,和减少了地表沉降,及时阻止了一场桩基事故的发生,现场作业人员才深深的舒了一口气。
据了解,施工以来,本来预计20天左右施工周期的溶洞桩,由于钻孔过程中泥浆的漏失塌孔、钻机钻头掉孔卡钻、贯通性溶洞群引起的塌方断桩事故时有发生,这样有的桩基施工要30多天才能成桩。对此,SSZ标根据各溶洞发育特点、发育程度、连通情况,除采用常规施工法外,还通过回填片石黏土法、旋喷桩帷幕护壁法、预压浆填充法(或后压浆填充法)、桩底后压浆法等处理措施,有效实现了溶洞桩基施工安全推进。
高位推动: 外观形象“很有颜值”
以往如遇溶洞桩基施工的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给人的印象是“脏乱差”。然而在梨东改扩建工程SSZ标畈上特大桥现场,3 月份由项目办组织的桩基施工标准化、工点标准化现场观摩会在此举行,这些活动足以说明畈上特大桥施工技术很有看点、外观场景“很有颜值”。
在畈上特大桥施工一线,下部构造的安全设施装配化展示、钢筋半成品存放区展示、砼成品首件工程示范展示、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展示等一系列展示体现了该工点的在整体形象和品质锻造的“高标准”。同时,SSZ标项目部还优化了桩基钢筋笼定位装置、桩基孔口防护罩,对墩柱模板引进复合式不锈钢模板,努力将畈上特大桥建设成集安全、科技、质量、外观、绿色于一体的示范项目。
据了解,畈上特大桥的施工便道开始就设在主线红线内,并在进场之初就先行硬化施工,做到不占用规划外一寸良田土地,只为美丽乡村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桥下施工平台和便道硬化,是该标推进“施工、硬化、绿化”三同步,护卫生态环境的一个创新举措。
为了打造绿色工程,建设之初基于桥梁施工现场整体形象和桥下整治的综合考量,SSZ标在项目施工前就编制了畈上特大桥工点标准化打造实施方案,对畈上特大桥纵向便道和横向施工平台进行了统筹规划,在纵向便道硬化的基础上,向两侧墩位辐射,每墩台硬化 7米宽的下部构造作业平台,以便在桥梁下部构造规范施工的同时,保证桥梁整体形象。对作业平台以外区域在下部构造施工的同时就进行绿化,并完善桥下排水设施,确保在桥梁施工的全过程中,现场整体形象佳。
针对畈上特大桥须横穿村庄良田,生态保护要求高,对此,SSZ标在施工方案制定时就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六桩一池、一机一棚”的作业方案,并引进泥浆分离器、泥浆外运采用专业的泥浆车进行运输,确保了桩基施工的排污就地处置,不污染周围的良田,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上级单位的充分肯定和地方人民群众的好评。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梨东SSZ标项目畈上特大桥施工,“交工人”历尽了艰辛,付出了心血汗水,积累了施工经验,在接续下来的施工也许还会有很多“拦路虎”,但只要交工铁军精神在,一切的问题都将会转化为前进动力,为项目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编辑:廖芊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