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驰援北京抗洪救灾

2023-08-21 11:26:2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尹曦晖 李振华 张建伟 吕亚军 -标准+

8月1日11时,接到驰援北京排涝救灾指令后,山东储备中心闻令而动,向险而行,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备齐救援装备和物资,紧急调动应急救援队员30人,出动应急指挥车、应急排水泵车、应急照明发电车、应急运兵车等各类应急救援车辆12辆,配备各类生活保障物资,整装待发。

8月2日12点,满载着沂蒙人民的深情厚谊,这支队伍奔赴700公里外的北京灾区,经过10个多小时的跋涉,相继达到集结地点。全体队员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迅速投入到救援现场布置中,有序开展各项救援准备工作。

第一时间确保供电照明

108国道附近的山川公路服务站(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第七公路工程处抢险指挥部)水、电、网络信号等全部中断,多条道路被洪水冲毁,电力铁塔、通讯电杆横七竖八斜躺在道路和田野里,供给无法送入,与外界也无法取得联系。山东储备中心6名应急队员克服随时出现的山体滑坡和路面坍塌的危险,驾乘2台150千瓦发电照明车,携带1部卫星电话,迅速到达山川公路服务站,及时用卫星电话向上级指挥部汇报了现场情况,随即展开电缆铺设,调整设备,仅用2个小时就提供了应急电力供应,为指挥部及参加道路抢通的132名官兵和约200名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基本救援保障,同时也为驻站的其他救援队提供通信保障。

8月8日,在当地供电部门的努力下,山川公路服务站电力供应恢复正常。应急救援队根据指挥部的调度,队员们连夜收拾行囊装备,驱车赶赴房山区琉璃河镇房山公路分局岳琉路水泥厂泵站,为泵站提供电力保障。8月10日零时三十五分,泵站排水设备启动运行排水。截至8月14日12时,供电照明组已连续供应电力166小时。

不间断排水解除险情

房山区琉璃河镇313省道(新农村)是积水最严重的地段之一,积水面积约15000平方米,积水最深处超过4米,公铁立交300米长度范围内的道路中间护栏、防眩板均被淹没。至8月3日九时三十分,交通中断已达48小时。

为尽快解除险情,18名排水人员驾乘两台4000型、一台2000型应急排水泵车从8月3日九时三十分赶到排水区,分两班24小时不间断排水。

在齐胸深的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排水作业,有的队员脚划伤了,有的队员头碰破了,但他们不惧伤疼,彻夜鏖战,在风雨洪水中尽显担当。他们持续发扬“敢打硬仗、善打硬仗、能打赢仗”的沂蒙铁军精神,全力做好排水工作,在风雨中逆行,当好人民群众的“守护者”,为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经过全体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该路段积水于8月7日十五时三十分全部排除。在淤泥清除、道路清障和冲刷后,该路段于当天二十时恢复通车。

8月8日,根据指挥部的安排,这支英雄的排水队伍又连日兼程,前往韩村河镇孤山口村进行排水作业。

现场勘查掌握救援地形

此次救援,山东储备中心派出两辆全地形应急救援车进行现场勘查,为及早掌握救援地形、开展水上救援提供了保障。

出征14天(实际抢险12天),抢险人员昼夜奋战,风雨兼程。排水泵车合理运作,累计排水约208小时;发电照明车高效供电,持续电力供应累计166小时;应急指挥、后勤保障、抢险车辆累计行驶18500余公里。抢险过程中,他们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始终把人员装备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本次抢险工作零安全事故。

征途漫漫,足音铿锵。在过去的14天里,山东储备中心应急救援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坚决服从组织命令,在抗洪抢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科学、高效地开展各项抢险救援行动。他们顶风冒雨,持续奋战在抗洪一线,他们与蚊虫为伴,伴机器轰鸣而眠,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全面提高排水效率,只为让灾区群众早日重返家园,只为全面打赢抗洪抢险战斗贡献山东力量。

这次出征,队员年龄最大的57岁,年龄最小的36岁,其中党员16名。救援人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临时党小组,为抗洪救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他们不忘初心,党群同心,携手奋战在抗洪一线,生动诠释了沂蒙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郭莹

审核:慕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