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温州龙港映湖九里项目全面封顶。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新城核心行政区龙湖区块,总建筑面积约为15.8万平方米,中交四航局承建内容包括13栋住宅楼,一座幼儿园及地下室等。项目位于龙港世纪大道与东海大道交叉口,整体面向青龙湖,毗邻新建成的龙港市市民活动中心,是集住宅、商业、教育为一体的新城核心生态宜居社区。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狠抓安全质量管理,以高品质的履约打造高质量的住宅,精心建设龙港行政新中心的核心住宅。”中交四航局温州龙港映湖九里项目负责人钟志洪介绍,该项目现全面进入装修施工阶段。

钟志洪介绍:“自进场以来,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工程建设,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场地狭小、多次强台风袭击等困难,勇于开展科技攻关,严守‘安全线’,严把‘质量关’,全力保障优质高效履约。”
映湖九里项目紧邻沿海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软土地质,土质松软的像是豆腐,施工时浇筑难度大,浇筑后还易出现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常规解决方案是对淤泥进行固化或换填后浇筑垫层。但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浇筑,容易发生底部淤泥不稳、垫层开裂下陷,甚至部分区域承受不住混凝土重量直接塌陷的质量问题。
为打造让百姓放心的安居工程,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成立创新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试验比对,攻关小组最终选用毛竹交错编制成的竹笆片作为支撑骨架,再进行浇筑混凝土,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并加快了工期,同时获得了“一种适用于淤泥土质的竹笆片垫层结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现场管理中,项目创新技术攻关小组发现,项目基坑内支撑为钢管撑,其中间支撑立柱同样是钢管,内支撑在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要求后才能拆除,后期拆除过程中,贯穿基础底板的钢管立柱存在极大渗漏水隐患。项目创新技术小组大力创新工艺工法,新工艺在在基坑内钢管立柱支撑外壁焊接止水环并将底板钢筋以钢管立柱穿孔拉通设置,相比传统做法,这种工法在浇筑完成的后续施工中,可以很好的使其与周边底板形成整体,使基础底板结构受力不受影响,起到很好的止水防渗漏效果,在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这项创新在获得“一种穿底板钢管立柱支撑的止水结构”实用新型专利的同时,助力项目在计划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封顶目标。
项目团队还紧扣绿色施工主线,推动施工现场设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在线实时监测工地扬尘,并配备新能源洒水车和雾炮机,大大减少扬尘污染,设置六级沉淀池和分类排水沟,实时监控雨污水分流处理情况,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为保护龙港绿水青山作出积极贡献;常态化同龙港市公安局、人民医院及消防队等单位开展沟通交流,定期联合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急救基础知识培训及反诈网络安全培训等活动,积极推动“义诊进工地”,为广大工友送上免费体检。各项切实有效的举措得到各方好评,项目也先后荣获“温州市结构优质工程”“温州市建筑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优良工地”等称号。
编辑:李旭雅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