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境内的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全线重点工程——葛亮山隧道顺利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为全线早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葛亮山隧道全长3441米,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为单洞双线微瓦斯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该隧道地质条件较差,主要为危岩落石和有害气体,施工风险高、难度大,是宜涪高铁全线重点工程。
现场技术负责人朱雪松介绍,为破解难题,施工团队打出“智能技术组合拳”,创新采用“BIM+三维地质建模+动态监测” 一体化系统,提前模拟12种施工工况下的围岩变形、管线沉降轨迹;针对浅埋软岩,研发“微震控制爆破+机械开挖”复合工艺,既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又确保周边房屋不受影响;同时,施工团队将二级大机配套升级为一级大机配套,在隧道进口配备了国内先进的智能钻锚注一体机,实现钻孔、注浆、锚固“三位一体”同步作业,单根锚杆施工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15分钟,效率提升62.5%,注浆密实度达98%以上。
“复杂地质不等人,我们靠技术把风险挡在外面。”朱雪松手持施工图纸说,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施工团队组建了由 12名资深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针对隧道地质条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开挖工法进行优化调整,量身定制进洞施工方案;创新开设“驻队党代表夜校”,每天开工前半小时开展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让每个工人都熟悉微瓦斯隧道的操作规范。
施工现场,机器狗巡检成为一大亮点。“机器狗可以全程可视化监控周围环境,特别是在爆破后洞内烟尘大,机器狗可替代人工巡检,既省时又提升工作效率。”隧道工区负责人邢天明介绍,这是宜涪高铁重庆段首次在高风险作业中应用机器狗,其轻便灵活,能自动识别障碍、实时监测洞内状况,还可通过Al智能视频监控实现无线传输与人脸识别,对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等违章行为实时抓拍,为施工安全筑牢防线。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川渝地区与华中地区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新通道,对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刘紫京 刘雨静
责编:刘雨静
审核:曹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