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蛇年春晚的湖北交通元素

2025-02-04 14:16:3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驻湖北首席记者 潘庆芳 -标准+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央视总台春晚,吸引了世界目光,英雄城市武汉再次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精彩纷呈、丰富多彩、充满新意、喜庆热烈、光彩夺目、科技感十足的“文化视听盛宴”中,武汉长江大桥、古田桥、光谷空轨、长江游轮、10路公交等湖北交通元素频频亮相,湖北交通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桥都”武汉名符其实

在春晚武汉分会场负责人张敏看来,武汉是“桥都”,春晚的镜头里必须有桥的展示。一群青春靓丽的青少年在长江大桥上向前奔跑迎接新年,其中武汉杂技团的女演员吴娜祯在长江大桥上骑车,表演了自行车前行撒把技术。尤其是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恢弘吟诵,不仅唤醒了观众对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记忆,更展现了这座英雄城市的涅槃重生。

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仅是武汉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徐恭义说:“为武汉桥梁的发展而自豪。”

在春晚武汉分会场的镜头中,李现还跑过一座蓝色大桥,和江景相映衬,非常的美。这座蓝色的桥,就是武汉汉江上的古田桥。古田桥是武汉市首座自锚式悬索桥,于2015年2月16日投用。古田桥全长3050米,双向8车道,是武汉市内汉江上最宽的桥梁,主塔在桥面形成两座恢宏的拱门,为淡普鲁士蓝色的凯旋门式造型。在拱门顶部中央,镶嵌着一个镂空的武汉市花——梅花造型,体现了武汉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被誉为“武汉最美桥梁”。

如今,武汉已成为世界“桥梁之都”,四通八达的桥梁连接起湖北乃至中国的交通和物流网络。长江武汉段成为湖北造桥团队自主创新实验场,从这里出发,他们在30多个国家设计建造了近200座大桥,全球大跨度桥梁一半以上是“湖北造”。

光谷空轨横空出世

在春晚中,奔跑的人群出现在武汉光谷空轨下,再次宣传展示了武汉网红打卡地“光谷空轨”。

武汉光谷空轨是我国首条开始商业运营的空轨,于2023年9月26日开通运营。它穿越南北向生态大走廊,一期工程全长5公里,且全线高架,高新大道斜拉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了主跨100米的主塔设计,展现了“梁轨一体”、大跨径轻型钝体桥梁的抗风难题、车桥耦合动力仿真计算方法、实现了“毫米级”的高精度线形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创新。

远观大桥,其桥塔设计犹如起终点的两座山峰,优雅而灵动,而轨道梁与斜拉索则巧妙地将这两座山峰相连结,延伸出“行山行水”的生态之美。

俯瞰大桥,塔梁的流畅线条与横梁上间隔分布的椭圆形导流板在阳光下相互映衬,宛如跳跃的光子,展现出流光溢彩的科技动感。

在这里,科技与生态和谐交融,光谷空轨高新大道斜拉桥不仅为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大跨桥梁设计提供了创新的典范,更成为了中国光谷的新地标!

从国内火到国外,光谷空轨如今是武汉的网红打卡地。武汉光谷空轨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市政示范工程”后,在瑞士苏黎世Volkshaus举办的2024年度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颁奖典礼上,光谷空轨高新大道斜拉桥荣获小型桥梁奖。

两江夜游成网红打卡地

一江一景醉春风,一船一渡一生情。春晚中,在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一家团圆的古琴号,赏壮阔江景、远眺长江大桥;古琴号是长江流域首艘360度全景玻璃幕墙观光游船,尤其是1300米的江面7艘游船列成船阵更是成为武汉分会场中最难忘的记忆,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两江游览”的品牌魅力。大年初一(1月29日)400张船票销售一空。

2022年2月14日晚,武汉市首艘大型全电力驱动的绿色环保型双体滨江游船——“长江荣耀号”在武港集团客运站23号码头举行首航仪式,这也是客运站继“船长九号”之后引进的第二艘市内滨江游船靠泊业务,带领游客沉浸式观赏美丽震撼的“长江灯光秀”,领略江汉关、龙王庙、晴川阁、黄鹤楼等武汉著名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探寻码头文化时光记忆。

在春晚武汉分会场的节目中,在江面上有一个“船阵”的队形拍摄,这也是武汉在长江上有史以来第一次采用这种拍摄方式的。

在横渡长江博物馆及其对面的江中心位置,导演组对江面上的游船进行了阵型排布,彼此之间相互呼应,“这个阵型并不是制作出来的,都是真实拍摄。在整个1300多米左右的江面上,我们排布了7艘船,主船就是古琴号,在其周围分别排布了6艘在长江上运营的游览船,都很有名,有黄鹤楼号、知音号、长江荣耀号等,我相信游客们来武汉都可能去坐到这些船。”执行导演张凌鹰介绍。

在拍摄时,如何将7艘游船固定起来却成为难题。“一开始觉得船阵固定很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就发现,江水是流动的。当船定好位置下锚之后,以为固定好了,其实在拍摄当中船又会随水流漂动偏离方向,为此反复调整船的位置,船在下锚之后还要无数次地起锚调整。”她也表示,游船的各位船长经验都很丰富,他们也为船阵调整给出了不少建议。拍摄当天很冷,晚上刮了大风,“当天这场戏还有一个氦气球的漂浮,风一大,球的摆动就会很大,球底下还有杂技演员表演,挑战很大,但是大家都坚持下来,很好地完成了拍摄。”

10路公交倡导绿色出行

武汉10路公交不仅是连接汉口和武昌的重要交通线路,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957年10月25日,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10路公交正式通车,线路全长9.4公里,途径武昌、汉阳和汉口。这条线路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成为了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武汉的城市发展,也成为了许多市民和游客的回忆。开始运营,时间为晚10点至次晨5点,主要服务于晚归的乘客和夜班工作者。这条线路。

目前,10路公交仍然在运营,虽然随着地铁的发展,公交客流量有所减少,但其在连接汉口和武昌两大火车站方面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10路公交途经多个地标性建筑,如武汉博物馆、江汉一桥、古琴台、龟山电视塔、黄鹤楼和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乘坐。

10路公交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连接了武汉的主要地标,成为推介武汉的重要窗口。许多国内外游客特意乘坐10路公交,以体验武汉的历史和文化。对晚归的乘客来说,通宵公交是最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

与此同时,在蛇年央视春晚盛大的舞台上,来自武汉邮政艺术团的30名舞蹈精灵,他们激情演绎,为春晚舞台带去一抹亮色,今年已是该团第18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今年团队共参与了6个节目的表演。

武汉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四大分会场之一,湖北交通元素等地标节日氛围感拉满,让人充满期待。为迎接各地游客的到来,方便市民游客来武汉打卡“春晚同款”,武汉推出了“跟着春晚游武汉”等3条主题线路,让游客全方位感受新时代英雄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旅资源。

编辑:陈雪飞

责编:李宁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