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桥梁大会(IBC)公布了2025年桥梁奖项获奖名单,由中交二公院设计并申报的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双堡特大桥从全球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第42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Gustav Lindenthal Medal)。
国际桥梁大会(IBC)是全球桥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每年吸引逾千名国际代表参会。其设立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创立于1999年,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仅授予一座桥梁。该奖项以技术创新、材料突破、美学价值、环境友好性及社会效益为核心评选标准,旨在表彰桥梁工程领域的杰出成就。双堡特大桥是中交二公院继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2018年获奖)后,时隔七年再度获此殊荣的桥梁作品。
双堡特大桥位于重庆市武隆区西南,是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上跨风光旖旎的大洞河峡谷,轴线地貌呈“W”形,桥面至谷底深达320米。中交二公院桥梁设计团队创新采用2×405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连续拱桥跨越峡谷,新颖的连拱造型与独特的峡谷地形相得益彰。该桥于2024年年底建成通车,是已建世界最大跨连拱桥。
该桥建设团队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创新大跨径上承式双联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体系、轻型化拱肋及拱上结构;针对中央拱座施工与运营期不平衡作用及岩溶强发育地质,研究提出了“浅挖拱座+桩基础”的复合式中央拱座基础替代传统基础;研究采用了集北斗卫星定位和智能调载于一体的扣塔智能调节系统,实现连跨拱桥平衡施工自动控制;首次全面应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数字预拼技术,解决了传统钢管拱肋预拼装占用场地大、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实现了拱圈高精度安装;利用项目施工开挖的石灰岩为原料,研发了强度70兆帕的钢管内灌注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更加低碳环保,取得显著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双堡大桥整体造型如飞鸟展翅,翱翔于武隆的崇山峻岭之间,又如两道彩虹,构成云间天桥。橙红色双连拱肋为周围青绿色的山脉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展现出现代桥梁的艺术之美。大桥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最大程度保护自然环境。通过建造一座索道桥代替盘山便道,减少中央拱座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单跨900米缆索吊装系统,实现了单侧场地布置条件下双跨拱肋安装,减少拱肋拼装及吊装对环境的影响。
双堡特大桥以其宏伟独特的造型与绿色创新的施工方案,深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喜爱,并被众多主流媒体报道。由中交二公院与中交二公局组成的建设团队,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攻克双堡特大桥建造难题,为工程的经济、高效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力推动了世界拱桥建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编辑:张超群
责编:李玲
审核:马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