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5月5日17时,五一期间湖北省公路、水路共发送旅客467.8628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37.93%。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1091.84万辆,较2024年同比增长10.31%;其中小型客车免费通行987.83万辆,较2024年同比增长10.99%。全省道路运输、水上交通等领域未发生长距离拥堵和大规模旅客滞留现象,未接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群众出行平安有序,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宠客”有温度 创新举措多
五一期间,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周密部署、每日调度,对车流量集中的路段、收费站、服务区实施“一路一策,一段一策”“实时调度、及时疏导”疏通保障措施,通过微信、交通广播、12328热线及新媒体平台加密发布路网路况信息,引导公众错峰有序出行。
全省各地交通运输管理单位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停车、充电等便民服务。
“不用扫码,直接上车!”5月1日,黄冈公交22路司机张师傅在高铁黄冈西站热情招呼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出站游客。张师傅说,4月29日到5月5日,黄冈城区城市公交所有线路及城乡公交101、105路乘坐免费,既方便了游客便捷出行,又减少了自驾车拥堵,受到市民游客广泛好评。
武汉游客陈雨婷夫妇高铁荆门西站出站后,被迎面而来公交接驳车上的LED屏吸引,绿色荧光字幕循环播放:“5月1日至5月5日,荆门公交诚邀您乘坐4路、5路、13路、21路文旅免费专线。”专程来荆门体验滑翔伞运动的陈雨婷看到后很是惊喜,“高铁时间比自驾缩短一半,还有公交接驳景区,确实让人有说走就走的底气。”
荆门漳河景区主营全鱼宴的餐厅老板王师傅说,“公交专线就像流动送餐车,游客下车即到店,早餐、午餐、晚餐多轮翻台。”得益于公交系统将散落的景点串联成“珍珠链”,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至2天延长为2至3天,深度游趋势明显。
5月1日至5月5日,黄石市交通运输部门推出便民举措开通五一免费定制公交,串联市内主要商圈与旅游景区。
服务有力度 快速换乘
交通服务窗口单位是人民群众节假日出行关注的重点。湖北省设置312个道路救援服务点,投入1.9万辆客运车辆。高速公路实施“易缓行路段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可变情报板实时发布充电桩分布等出行信息。各地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农村公路收费站、服务区、治超站、交通驿站等,组织交通青年志愿者主动开展免费便民服务,让收费站、客运站、渡口、司机之家、交通驿站、爱心小屋等交通执法和服务窗口,变身为交通温馨服务窗口。
在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沿线构建起完善的充电网络,以够满足不同车型充电需求。现场工作人员协助做好服务指引、扫码支付等工作,有力缓解电车车主高速补能焦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以路域环境整治和服务区形象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提高路域环境和服务区服务功能的整体形象。外地驾驶员通过短视频、表扬信等方式称赞“湖北高速搞得干干净净”。
为保障市民游客安全、便捷、畅通出行,全省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公共交通服务再“加码”,对通往景区及商圈的公交线路采取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等举措,并在地铁、公交换乘站点安排志愿者,提供咨询引导、秩序维护、平安应急等志愿服务。
为倡导绿色出行,五一期间,湖北交投襄阳运营公司在所辖38个高速收费站开展“空瓶换好礼,绿色零距离”公益活动,即持1个空瓶可换1个车载垃圾袋,2个空瓶可换1包纸巾,3个空瓶可换一袋咖啡。五一当天38个收费站共回收空瓶2000多个,送出纸巾500多包,咖啡60多袋,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将绿色出行与暖心服务深度融合,引导司乘共同维护路域环境,共护美丽高速,共享美好出行。
5月1日,蕲春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各中队积极创新执法模式,大力推行柔性执法与说理式执法,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安心、舒心、暖心的出行环境。在景区周边,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外地私家车因不熟悉路况,违规驶入限行路段。执法人员并未直接开具罚单,而是详细向车主讲解限行规定及其重要性,让车主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车主感激地说:“初来乍到,对当地规定不清楚,你们这样耐心教育,我以后肯定会注意,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善意。”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继续发挥“政警路企”联动保畅机制的作用,加强统筹调度,既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又确保服务区充电无忧,还让“移车神器”大显身手。
5月3日11时许,汉宜高速潜江段突发交通事故,一辆新能源车在行车道上“趴窝”,动弹不得,导致后方车辆排起长龙,现场鸣笛声此起彼伏,大热天里,司机十分焦躁。楚天路政二大队路政员郑连锋、李彬彬迅速出动,联合管段高警、施救单位火速赶赴现场。李彬彬搬出随车配备的“移车神器”,稳稳托住事故车辆,四两拨千斤,轻松移动几吨重的故障车辆,短短5分钟,事故车辆便被成功移至应急车道,道路恢复双车道通行。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五一期间,杜鹃花迎来盛花期,湖北省首条直达景区大门口的沪蓉高速龟峰山支线车来车往,麻城市交通运输部门提档升级旅游公路,配合景区调配公交车疏导游客,让赏花客享受温馨服务。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正继续提升交通运输窗口服务质量,服务群众美好出行,为构建新时代“九州通衢”、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当好“开路先锋”。
用坚守唱响奉献者之歌
“五一”期间,湖北省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工地上,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仍然坚守岗位奏响“奋进者之歌”,以机械为琴、汗水为谱,精心组织、争分夺秒,将“假期”变“工期”,用热火朝天的奋斗,诠释劳动光荣,谱写劳动赞歌,机械轰鸣化为劳动赞歌,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5月1日,世界第一大沉井的武汉第13座长江大桥——汉南长江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启动首次下沉。目前,沉井已完成前4节浇筑,共浇筑混凝土约3.67万立方米,重约9.4万吨。
5月4日,在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南岸主塔工地一派火热,两台塔吊挥舞长臂,蓝色的一体化智能爬模已爬至30多层楼高,经过工人们连续浇筑,第18节塔柱浇筑完成,主塔高度突破百米大关。中国铁建大桥局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董凌峰说,大桥两个塔柱下宽上窄,像一个倒扣的碗,浇筑难度很大,为此,项目部通过物联网手机PC端实时监测数据,并在塔柱施工上采用智能爬模系统。
“五一”期间,罗田县物流事业发展中心围绕县综合物流园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2026年6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一目标,抢抓施工“黄金期”,争分夺秒推动项目快建设,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三里畈物流站项目施工负责人何文说:“主体结构工程已经全部完工了,目前正在进行管网道路绿化的施工,我们计划下一步加大物力、人力,倒排工期,力争在9月1号之前交付使用。”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