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境内,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呈“四山夹三江”的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云南省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明确,怒江中上游贡山—福贡—泸水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澜沧江上游德钦—维西—兰坪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为2025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怒江州贡山县为2025年云南省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需重点防范的县。
5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5月27日至28日,云南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怒江公路局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切实做好端午节前后强降雨应对防范工作,督促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关注气象变化,切实抓好防范应对工作。
端午节期间,怒江公路局养护管理范围内因受极端天气影响,在全局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通行保障面临严峻考验面前,怒江公路人充分认识做好端午节前后强降雨应对处置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结合端午节前降雨强度大、范围广,降雨落区与21日至24日高度重叠的极端天气,怒江公路局强化力量配置,推动各项保通应急措施制度落实到位。全面落实汛期预警“叫应”机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共享研判,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不同气象预警下的“叫应”措施,必要时采取“关停撤转”等刚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调度。高度重视恶劣天气和山洪、地质灾害等叠加风险,突出高风险点位的动态监测,实时掌握风险态势;坚持调度跟着风险走,重点针对受影响的地区公路开展调度,及时发布路况信息,提醒交通运输领域企业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做好强降雨期间巡查值守。在雨前做好预防性巡查,在降雨间隙做好及时性巡查,加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专人值守盯守,在雨后做好针对性巡查,对新增灾害和受损的基础设施及时做好处置和修复。做好力量预置。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预置,提升快速处置能力,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5月25日至6月2日期间,怒江公路局负责养护管理的3条国道、3条省道公路均不同程度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滚石崩塌等自然灾害冲击,累计发生坍塌、泥石流等灾毁263处,阻断5条线31处。怒江公路局严格实行州局—分局(应急中心)—管理所(应急仓库)三级值班制度。5月25日至6月2日,共收到降雨预警信息11份,12小时精细化预警11次,6小时精细化预警6次,联合属地政府发布路况信息8次,实行交通管制4段/次。
截至目前,怒江公路局共投入532人(班)、70辆(次)路况巡查车辆、90台(班)大型应急机械设备,累计抢通国省道中断5条线31处,清理泥石流、坍方、滚石崩塌等263处72727.65立方米。目前,尚未恢复交通2处,其中S318云岭—独龙江公路K192+130-K192+200路段(路基垮塌70米)、K196+065-K196+138路段(路基垮塌73米)因洪水冲刷造成路基全毁143米,拟采取路基填筑暂时恢复交通,怒江公路局经综合研判后,6月2日组织专家技术组赶赴灾毁严重点位实地核查灾毁情况并指导基层制定应急抢修方案、初步拟定灾毁修复方案。10处公路抢通后实行半幅通车,基本保障了管养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通行,确保了怒江州内汛期期间各类应急抢险人员物资的运输。
进入汛期,怒江公路局按照交通运输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及省公路局汛期防灾减灾安全应急工作要求,切实扛牢区域性公路应急保障职能,全面落实防汛抗灾减灾职责,全局实现节假日值班值守与汛期应急工作无缝衔接,做到了与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研判联动到位、汛期工作安排部署到位、应急人员设备预置准备到位、雨季三查和养护巡查制度执行到位、水毁现场管控和人员安全疏散措施到位,达到了预警“叫应”及时、信息发布及时、交通管控及时、抢修抢通及时的预定目标。
下一步,怒江公路局将持续做好汛期安全保通工作,在公路保通抢险一线切实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继续做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服务好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编辑:付饶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