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降雨影响,8月20日5时40分许,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团结村乱石头村民小组突发泥石流灾害,导致民房被冲毁,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路不通,人进不去、物资进不去、救援装备也进不去,抢险救援行动难以高效展开,打通受灾地区的“生命线”成为防汛救灾的关键,早一刻完成,就能让受灾地区群众早一刻看到希望。
险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责任。普洱公路局发挥专业技能和垂直管理优势,积极响应地方应急抢险号召,立即调配宁洱、镇沅公路分局应急抢险力量分别从县交通局管养的S221线K93+000处、K100+00处,朝核心受灾区域K95+000双向驰援,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开展防汛救灾。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在S221线K93+600处路基全幅垮塌,开辟临时便道的空间有限,大型设备用不上,进度比预想中慢不少。”镇沅公路分局抢险人员说道。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镇沅公路分局应急抢险队伍积极向现场指挥部门建言献策,迅速调整方案,采用了分段清理的方法,先集中人力和小型机械,从垮塌体边缘一点点清通一条单向临时通道,再逐步向两侧扩大清理范围,并充分利用塌方现场的石块、渣土就地取料,填筑路基缺口,打通临时便道。同时安排专人对山体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经过1小时的奋力抢险,顺利打通便道,为救援物资运送和受灾群众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阻断公路的另一端,宁洱公路分局抢险队伍正与时间“赛跑”,他们第一时间完成救援力量调配,及时赶到救援现场。按照现场指令迅速行动,先利用机械清除大面积塌方土石,再人工细致清扫残留碎石和淤泥。经过连续奋战,于10:30分打通抢险救援“生命线”,大型救援装备及救援人员可由此直达受灾最严重区域,救援效率大大提升。
“一想到有群众被困,我们一秒也不敢耽搁。”宁洱分局抢险人员说,直到看到被困群众平平安转移出去,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此次救援共投入机械设备4台件,车辆4辆,抢险人员20余人。而快速抢通公路的背后,是普洱公路局党委“先手备、动态调、科学统”的三者紧密结合的高效联动。面对灾情,普洱公路人积极响应地方应急抢险号召,不仅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之举,更是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负责、社会参与”现代应急体系的生动实践。这一行动不仅获得了宁洱县人民政府高度认可,更为地方防汛救援工作注入关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路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编辑:李泽燕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