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富港多式联运助推港口经济跑出“加速度”

2025-09-11 16:40:1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通讯员 余清 -标准+

近年来,云南省金沙江水富港充分发挥多式联运优势,进一步把战略资源和“硬核”优势转化为助推港口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2025年1—8月,水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0万吨,同比增长106.62%,货物吞吐量明显增加,创历史最高水平。

作为云南省唯一实现3000吨级船舶江海直达的长江干线港口,水富港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其爆发式增长的密码,深植于“港航贸一体化”战略指引下对“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的极致发挥。

水富港依托独特的“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向东经长江黄金水道连接成渝、武汉、上海;南下借内昆铁路、泛亚铁路辐射昆明及东南亚。它不仅是金沙江下游700多公里库区物资翻坝转运的“最后一站”,更是内昆铁路和银昆高速南下入滇的“第一站”。今年1—8月业绩的爆发式增长,有力带动了周边物流、仓储、加工等产业协同发展,“以港兴城、以城促港”的良性循环格局加速形成。

目前,水富港已形成“三作业区、一物流园组团、五连接线”的布局。中嘴作业区3个兼顾3000吨级的泊位年吞吐能力320万吨;中心作业区2个泊位投入运营,年设计吞吐量件杂货76万吨、集装箱6万标箱;物流园区仓库、堆场及进港铁路、公路全部投用。随着向家坝作业区翻坝转运设施项目立项推进(规划建设13个泊位),大宗散货翻坝运输能力将进一步完善。

依托无缝衔接的专用铁路与得天独厚的区位,水富港已成功打造多条多式联运精品线路:云南腹地(昆明、大理、曲靖)→水富港→长江中下游,金沙江库区→水富港→四川(资阳、成都),金沙江库区→水富港→长江中下游,这些线路已实现定点、定线、定价运营,成为长江上游名副其实的硬核物流枢纽。

面对市场变化,水富港主动创新业务模式,为增长注入源头活水。在货种结构上,港口坚持“多条腿走路”。磷矿、玄武岩、化肥、白糖等传统支柱货源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持稳定;磷矿全程物流链创新集成“散改集”+“集改散”+“多式联运”全要素,大幅提升效率。今年以来,入箱货种更加多元,粮食、硫铁矿、氢钙等新货源持续拓展。在业务形态上,港口突破单一装卸,构建“贸易+物流+装卸”三大业务支柱。灵活实施货物“散改集+集改散”,满足不同形态货物需求。

从默默蓄力到强势崛起,水富港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2020年货物吞吐量仅120万吨,到2024年达到713万吨,增速显著。2025年1—8月集装箱作业量达到38812标准箱,其中铁路集装箱占比超过90%,凸显其联运枢纽的核心地位。

港口汽笛长鸣,江水奔涌不息。凭借1—8月吞吐量的爆发式“突破”,水富港在长江上游航运版图中的枢纽地位更加坚实。随着“十五五”规划项目的落地推进,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港”正以乘风破浪之势,为云南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蓝色动能。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