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暑期交通运行等情况。2025年暑期,厦门市铁路、民航、道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1809.14万人次,同比增长4.20%。地铁、快速公交、常规公交、轮渡码头等市内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共运载乘客1.33亿人次。
“刚刚过去的暑期,厦门市迎来了年度旅游、探亲及学生集中出行多种叠加的客流高峰。”发布会上,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持续高温酷暑、密集的跨区域人员流动以及极端天气影响等多重挑战,厦门市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根据重点区域客流情况,科学研判、精心组织,最大限度保障了城市主干道、跨海通道、机场枢纽、火车站等关键节点的通行效率和服务品质,为广大市民旅客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相对顺畅的出行环境。
62天高效运转 跨区客流创新高
62天的暑期里,厦门交通网络始终保持着高效运转。厦门火车站最为繁忙,单日旅客发送量超10万人次的有28天,8月9日发送旅客13.62万人次,创厦门火车站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纪录;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超100万人次,累计查验出入境客运航班近6000架(艘)次,同比分别增长17%、15%;高速公路进出厦车辆1142.62万辆次,同比增长4.28%。数据表明,厦门作为热门旅游城市,对游客特别是境外游客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市内出行同样便捷。地铁客运量同比增长4.28%,已逐渐成为厦门公共交通的主角,其准时、高效、不受地面拥堵影响的优势在暑期大客流期间得到充分体现。出租车方面,网约车因其便捷性和可预知性,订单量同比增长3.14%,已成为出租车服务的主要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厦金航线,这条连接两岸的“亲情通道”在这个暑期格外热闹。8月15日,厦门五通客运码头迎来了一个特别时刻——累计保障出入境旅客突破300万人次。如今,该条航线每天有24个班次,单日最高客流超7000人次,占闽台“小三通”总流量的九成,每一艘轮渡上,都满是两岸往来的温情。
优化出行体验 特色服务贴心
当周杰伦演唱会、乒超联赛等活动在厦门举办时,交通保障成了“重头戏”。厦门市交通局早在活动开始前就制定了方案,根据观众人数分级保障。以周杰伦演唱会交通保障为例,面对 4.5 万名散场观众,厦门交通采取地铁延时、加开公交、有序调度出租车等组合措施,仅用30分钟便完成全部疏散,高效应对大客流考验。同时,地铁站里备好的防滑毯、免费雨衣,工作人员手中的路线指引单,都让观众在离场时感受到了贴心。
在厦门,出行早已不只是“从A到B”,更成了一种旅游体验。机场里,无纸化通关、智能安检让登机更快捷,“机票+酒店+景区”的套票省去了不少麻烦;漳州的旅客能在当地城市候机厅办好值机、托运行李,坐着专线巴士直达机场。火车站也很方便,厦门北站不仅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还能在那里买到“飞机票 + 火车票”的联票,空铁衔接无缝对接。
公交和地铁更是把“厦门特色”拉满。“一路追光”爱国教育专线、载着乐队的爵士音乐巴士、满是闽南童谣的绘本巴士,每一辆主题公交都像移动的风景线;厦门地铁1号线的“海景段”让乘客随手拍出大片,中山公园站的红砖古厝风格、集美学村站的嘉庚建筑元素,每一站都藏着城市的文化韵味。
面对台风这样的极端天气,厦门交通也能让人安心。第11号台风“杨柳”来袭时,厦门北站有3000多名旅客因道路受阻滞留。交通部门迅速行动,增开地铁应急专列送500多人进岛,安排10辆公交转运旅客,还调度200多辆出租车过来支援。同时,周边学校被设为应急安置点,厦门北站里备好临时休息室和热水,让滞留的旅客感受到了温暖。
这个暑期,厦门交通用亮眼的数据、贴心的服务,交出了一份让市民旅客满意的答卷。从高效运转的交通网络,到充满温度的服务细节,不仅保障了每一次出行的顺畅,更彰显了厦门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担当。
编辑:张家顺
责编:潘斯航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