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盈枝。9月17日,由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连霍高速公路新疆星哈吐段干旱荒漠区智慧低碳改扩建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暨观摩会在哈密市成功举办。来自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哈密市人民政府、全国29个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及重点交通建设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现场观摩与技术研讨,共同见证新疆交投集团在干旱荒漠区交通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多项原创性成果为同类地区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新疆方案”。
当日上午,观摩团前往哈密市骆驼圈子服务区,通过实地观摩、线上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该工程在智慧化、精细化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观摩人员走进科技创新成果展厅,通过实物陈列、动态模型演示及数字可视化呈现,系统了解工程在固废再生利用、极端天气应对、近零碳服务区建设等核心领域的技术探索方向。
在智慧保通现场,观摩人员观看了国内首套无人机智慧巡检与应急处置飞控平台、改扩建风险隐患排查与主动安全保障设备的运行演示。该系统依托多维动态监测与交通流模拟技术,可实现作业区与通行区的精准导控,有效保障施工期间道路通行效率——数据显示,依托该系统G30改扩建期间道路整体通行能力始终维持在改扩建前的90%左右,服务水平保持四级以上,成功破解了“超长通道改扩建与安全保畅兼顾”这一行业难题。
智能无人摊压机群作业是该项目科技应用又一亮点,该作业区的自动化设备可按照预设程序完成精准施工,同步实时回传压实度、平整度等关键施工数据,真正实现施工质量全程可追溯、动态可管控。一位来自东部省份的交通部门代表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表示:“在干旱荒漠区能实现如此智慧化、精细化的施工,还能同步保障通行效率,新疆交投的实践经验值得行业借鉴。”
下午的技术交流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顾志峰主持。顾志峰指出,新疆紧抓交通强国建设机遇,已构建起高效畅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G30连霍高速公路星哈吐段改扩建工程是新疆推动交通“智慧化、低碳化”转型的关键实践,为全疆交通科技创新树立了标杆。哈密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云涛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项目实施对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新疆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茂文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新疆交投集团发展情况,特别是G30星哈吐段改扩建工程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干旱荒漠区高速公路“四改八”工程,在面对生态脆弱、施工复杂等挑战时采取的科技创新措施。
新疆交投集团总工程师,新疆交投建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献军在主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工程四大创新亮点:一是精准破解干旱荒漠区改扩建难题,围绕固废规模大、安全保畅难、气候极端多、水资源匮乏等重大技术难点开展系统创新;二是构建高效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专项领导小组+攻关小组+咨询团队”模式,确保创新成果能落地、可推广;三是成果丰硕,实现固废资源有效全循环利用,消纳130万吨废旧沥青混合料、300万吨废弃水泥稳定砾石,使用10万吨钢渣筑路、1.5万吨废旧轮胎生产胶粉改性沥青;智慧保通系统全国领先,通行能力保持改扩建前90%水平;成功应对“百里风区”极端天气,大风天气交通事故降低15%,运营阻断时长减少50%;打造近零碳服务区,实现污水100%处理、75%回用,年均节水700吨、节电200万度、减碳8000吨。截至目前,项目已申报专利及软著1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0人,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双丰收。四是推动成果转化与推广,建立后评估与长效监测机制,推进技术成果标准化,为同类项目提供普适性解决方案。
在专家研讨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吾守尔・斯拉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孙永红等7位专家先后作专题报告,从多语种数智物流、寒旱区沥青再生、公路数字化转型等角度分享经验,与新疆交投的科技示范工程创新实践形成深度共鸣。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为全国干旱荒漠区交通建设领域搭建了技术共享、经验互鉴的高端平台,更将新疆交投在智慧低碳改扩建中的原创性成果与“新疆方案”推向行业前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注入了“科技动能”。未来,新疆交投集团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深化干旱荒漠区固废循环利用、极端天气应对、智慧保通、近零碳运营等关键技术的迭代攻关,完善“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机制,加大交通领域高端人才培育力度,持续探索丝路交通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效能,为建设交通强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贡献更多高质量交投方案。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