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交场站资源如何盘活?

2025-11-05 10:58:2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江瑞源 -标准+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电动自行车、网约车等快速增长,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持续承压,不少城市的公交企业面临公交客流和收入大幅下滑的挑战。

城市公交运营虽面临挑战,但把百姓所需、政府想做的事融合到公交事业当中,就能柳暗花明。如老城区较为低效使用的公交场站,倘若能进行综合开发,可望成为公交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公交企业开发场站资源,普遍面临缺乏资金、项目难平衡、经营管理机制及专业人才不足等挑战,且开发建设涉及审批手续较多,整体推进往往较为缓慢,能成功落地的项目不多。厦门公交集团是怎么做的?在同一个地块中把“百姓所需、政府所想、企业所为”的多种公共服务及社区配套功能等结合起来,进行集约高效开发,是破解土地资源不足、资金短缺的系统解决方案。

厦门公交集团在市有关部门指导支持下,在全市6个区全面布局,在项目具体功能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周边业态、需求、用地规模、规划要求等因地制宜进行统筹设计。上部建筑主要考虑保障性租赁住房及公交相关生产配套,裙楼主要是停车、充电、检修、洗车、站务、调度等公交功能,沿街部分根据周边需求设计相关便民服务配套;较大用地还同步建设“光储充”等新能源设施,打造绿色低碳园区。这样一来,不仅仅保障公交生产运营,解决一线劳动者等居民居住及品质提升问题,还充分考虑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休息、充电等需要,统筹兼顾公交运营、住房保障和社会治理等需求,一举多得。

公交场站建设,钱从哪里来?主要有财政出资和企业投资两种。

常规公交场站是保障公交运营的基础设施,属于公益性质,缺乏收入来源还需要运营维护支出,一般都是财政全额出资建设或者临时用地使用为主。但老场站提升改造和新场站建设全部由财政承担也较难实现。

厦门公交集团采取“企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补助”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双方共同出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部分原则上由财政出资,未来有一定收益的服务配套、新能源设施以企业市场化融资为主,既能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近两年,在住建、财政、发改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厦门公交集团10来个场站综合开发项目已申请中央投资补助2.6亿元,申请发行地方债4.4亿元,有力保障项目开工和快速推进。厦门公交集团综合开发场站资源能取得一定成效,经验有二:一是系统协同创新。公交场站综合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多、系统复杂的系统性创新工作,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实践要求。策划和推动项目落地,得到了多部门及片区指挥部在投融资、土地、规划、建设、运营等领域的全方位协同支持。二是体制机制保障。厦门公交集团在公益性基础上大胆推进市场化改革试点,在人才引进、目标管理、薪酬优化、经管机制等领域大胆探索,打造一支集策划规划、开发建设、多元经营等于一体的开发经营团队。同时逐步构建综合协调、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成本合约、经营管理等全链条的制度和流程,全面保障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经营。

【作者单位:厦门公交集团】


编辑:付饶

责编:潘斯航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