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湘桂交界的苍翠群山中,一条沥青大道如玉带蜿蜒舒展,串联起千年瑶乡的田园诗意与人文底蕴。这便是江永县兰源公路——它在曾经闭塞的山谷间破壁而出,不仅铺就了群众出行的平安路,更织就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幸福路”。

兰源公路起于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接县道X346,止于源口瑶族乡公朝村,连县道X342,全线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精心打造。16.23公里的路程上,8米宽路基托举着7米宽沥青路面,双向两车道以60公里/小时的设计速度,顺畅连接起兰溪瑶族乡、桃川镇、源口瑶族乡3个乡镇。这条路如同一条纽带,将勾蓝瑶村、源口水库、知青部落等特色节点串珠成链,直接惠及4.1万群众,其中瑶族人口占比超80%。如今,它既是百姓驾车漫游、骑行健身、跑步打卡的“网红地标”,更是瑶胞心中分量十足的民生路、风景路、团结路、致富路。
这条路,既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厚重,也彰显着时代发展的新意。公路毗邻的潇贺古道,自先秦起便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见证了数千年的文明交融。如今,兰源公路延续古道使命,以更安全、更便捷的通行条件守护群众出行,公路线形顺势而为,与青山绿水、田园村落浑然一体,让“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古韵诗意成为日常可及的体验。
安全便捷是公路的底色,设施齐全是民生的保障。建设者们在施工中兼顾生态保护与实用需求,全线布设大桥1座、中桥1座、小桥8座,搭配203道圆管涵、6道盖板涵、2道盖板通道及1道箱涵,既最大限度保留了沿线自然景观风貌,又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4473米波形护栏筑牢安全防线,8个单悬臂式标志牌、91个单柱式标志牌清晰指引方向,6700平方米热熔型涂料路面标线点亮通行之路,全方位守护每一次出行。

作为农文旅融合的黄金纽带,兰源公路以“交通+”模式激活全域发展动能。曾经藏在深闺的美景与文化,因这条路走向大众:勾蓝瑶寨的明清古建筑群古韵悠长,源口水库的碧波潋滟沁人心脾,知青部落的时代记忆引人追忆。公路建成仅一年,沿线景区接待游客便突破30万人次,催生就近就业岗位3000余个,2100名脱贫群众通过民宿经营、导游服务、土特产售卖等方式端稳“旅游饭碗”。瑶锦、瑶歌等世代相传的非遗文化,与山间秘境、田园风光相融,正转化为独具魅力的文旅IP,让瑶乡文化在流量时代焕发新生。
交通动脉通,产业活力兴。兰源公路沿线是“江永五香”——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的核心产区,这条路为特色农产品打通了“出山通道”,直接带动三个乡镇10余万亩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在公路的辐射带动下,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规模涉农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电商企业蓬勃兴起,从田间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线上线下销售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加速形成,让“山货”变“俏货”,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如今,兰源公路正以“交通先行”的坚定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这条传承历史文脉、承载群众希望、通向美好未来的“时空走廊”,正持续释放强劲发展动能,将“山嘎达”里的瑶乡村落,一步步带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着浓墨重彩的篇章。
编辑:袁东伟
责编:郭琪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