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潇湘通衢贯南北 大道如虹启新程——永州市“十四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11-20 21:05:3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袁东伟 贺哲野 -标准+

潇湘大地,脉通四海;永州沃土,路畅八方。作为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南大门”、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十四五”以来,永州市锚定“建设全国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宏伟目标,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壮志豪情,织就了一张贯通水陆空铁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这张网,不仅是跨越山河的物理联通,更是激活发展动能、承载民生期盼的幸福纽带,让千年永州在交通先行的引擎驱动下,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以前从江华到广州,得绕远路走‘Z’字形,全程要五六个小时,现在走永蓝高速,三个多小时就能直达,货物运输又快又省心!”常年跑粤湘专线的货车司机李师傅,方向盘一转,驶过平坦宽阔的高速路面,话语里满是欣慰。这抹发自内心的笑容,正是永州交通“十四五”巨变的生动注脚。五年来,永州交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元,用钢筋水泥的硬度撑起了区域发展的高度,用路网通达的广度拓宽了民生幸福的维度。

立体枢纽拔地起 贯通南北畅八方

“十四五”的五年,是永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五年,更是立体交通格局从蓝图变为现实的五年。高速公路“井”字形骨架加速成型,较“十三五”末增加134公里,2024年更是创造“永州速度”——一年内实现衡永、永零、永新3条高速通车,成为全省唯一,使全市高速通车总里程跃升至626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26.6%。如今,衡阳至永州车程缩短至1小时,永州至新宁车程减少40分钟,祁阳、东安等县域实现“出门即上高速”,“对内大循环、对外大通畅”的交通格局已然形成。

在零道高速何家特大桥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昼夜奋战,提前实现全幅贯通;桂新高速宁远河特大桥的成功合龙,让湘南与湘中的联通再添捷径。永清高速、江桂高速等5个项目纳入《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4-2035年)》,未来将进一步织密对外联通网络。铁路建设同样多点开花,邵永高铁建设热火朝天,永清广高铁可行性研究即将批复,衡柳、湘桂、洛湛铁路交会贯通,“米”字形铁路网呼之欲出,让永州加速融入全国高铁网络。

水运复苏奏响“通江达海”新乐章。2025年1月9日,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二期工程正式通航,高等级航道自祁东归阳向上游延伸61公里至永州浯溪枢纽,实现永州高等级航道通航“零的突破”。千吨级船舶劈波斩浪,沿江企业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仅湘江三级航道建设就推动全市货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潇湘船闸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浯溪二线船闸加紧施工,永州港零陵、祁阳等4个千吨级码头有序谋划,更有湘桂运河前期工作专班正式成立,湘桂两省深化研究论证完成,这条连接长江与珠江的“黄金水道”即将从千年梦想走向现实,让永州成为贯通南北水运大通道的核心枢纽。

城乡路网织锦绣 民生福祉暖人心

“现在村里的路又宽又平,去年我家3万斤柑橘通过电商卖往全国各地,收入翻了两番!”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新塘村村民王大爷,站在自家果园前,指着延伸向远方的柏油路笑得合不拢嘴。这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正是永州交通惠民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期间,永州累计投入86.1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2879公里,建设安全生命防护设施5535公里,改造危桥214座。2024年一年就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572.739公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8.42%,安防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如今,3个县区获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7个县区获评省级示范县。三省(区)三市跨区域民族地区县乡公路连通工程23个项目顺利完工,148.9公里公路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让偏远村寨不再“藏在深闺”。

干线公路建设同样成果丰硕,累计完成投资43.5亿元,是计划投资的288%。S345新田至宁远一级公路、冷东一级公路、G538江永大地铺至永济亭(湘桂界)、蓝山湘江源至宁远九嶷山公路(一期)等171公里项目建成通车,S231江华县水口至湘江香草源、G207道县至江华公路(江华段)等149公里项目顺利开工。在双牌,S343线提质后,阳明山景区自驾游路线成为“网红打卡点”;在零陵,G207线和G322线大修后,城郊采摘园周末客流翻倍,“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致富路、幸福路。

服务提质赋新能 幸福出行有温度

“以前陪老人去中心城区看病要转车,现在家门口就有定制就医专线,40分钟直达医院,太方便了!”江永县市民陈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永州交通服务升级带来的民生便利。“十四五”期间,永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交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运输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成功开通西安-永州-海口航线,公路运输周转量三年增长37.7%,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省级示范县“全域覆盖”。针对就医、就学需求,开通南部县区至中心城区定制就医线路、中心城区公交就医专线,推广校园定制公交,日均服务师生超万人次。2025年新增南部六县至北五县定制客运线路5条,投入20台就医专线快车,让群众出行“少跑腿、更舒心”。

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在江华创新试点供港澳鲜活农产品“绿通”车辆“一查多认”机制,通关时间缩短50%以上;蓝山、宁远、新田寄递物流共配分拣中心建成运营,农村寄递物流单件成本较永州市平均下降20%以上。宁远棉花坪瑶乡的茶叶、道县祥林铺的脐橙、蓝山湘江源的药材,借助完善的物流网络,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让“永州味道”香飘四方。“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构建“互联网+交管+邮政”便民服务体系,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好评率全省首位,货车司机投诉限时办结率100%,让交通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安全管养筑根基 行稳致远谱新篇

“现在公路路况越来越好,路面平整、标识清晰,我们跑运输心里更踏实了!”常年往返永州与广东的客运司机周师傅,对“十四五”期间公路安全状况的提升赞不绝口。五年来,永州坚持安全与管养并重,为交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分行业分片区包保责任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1334处,较“十三五”增长67.3%。打造全省首个危化品运输车辆过境休息服务基地,江华白芒营服务区建成投用,道县下洞服务区加快建设。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公路路面超限率控制在0.2%以下,稳居全省前列。“十四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十三五”分别下降32.44%、45.7%,水上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实现“零事故”。

管养水平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国省道大中修和路面改善478公里,普通国省道优良路率平均达95.07%,最高达97.06%,较“十三五”提升2.3个百分点。一二类桥梁比例从2021年的75%跃升至93%以上,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双牌S343线、零陵G207线、蓝山G537线等一批国省道经过大修提质,不仅提升了通行能力,更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十四五”期间,永州交通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支撑引领”的华丽蜕变,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深刻转型。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永州将继续抢抓交通强国建设机遇,完善“米”字形铁路网、“井”字形高速网、“T”字形航道网,全力打造全国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让交通大动脉更加畅通、民生路更加便捷、发展路更加宽广,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永州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交通篇章!

编辑:袁东伟

责编:陈雪飞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