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通沃野 产业旺肥乡

2020-11-11 10:10:10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特约记者 邢默冉 通讯员 杨书霞 李付民 -标准+

行走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的沃野乡间,便捷、畅通、安全、舒适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十里果香路、农业园区富民路、美丽乡村观光路令人目不暇接。在位于肥乡区东部的屯庄营乡刘寨营村,公路两旁是连片的甜心苹果种植园,运输车辆往来便利,将成熟的苹果运往四方。

“如今,‘四好农村路’修到田间地头,极大方便了苹果运输,刘寨营村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余亩。”屯庄营乡党委书记赵艳平介绍,村里连续举办了两届苹果采摘节,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采摘游玩,仅采摘一项每户年增收就将近1万元。

在肥乡区,像刘寨营村一样因路而兴的村庄还有很多。近年来,肥乡区打造“公路+产业”模式,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布局深度融合,连通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打通与各类企业、农业园区及林果、苗木、采摘基地的运输通道,全面助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出“公路+产业扶贫”“公路+旅游扶贫”“公路+电商扶贫”等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更架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力引擎。

培育带动30多家龙头企业

豆漳公路中段沿线的肥乡镇赵寨村,整齐排列的大棚成为田间的特色风景。大棚内,青翠的枝头上挂满西红柿、羊角蜜等蔬菜瓜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曹前公路沿线的肥乡乳旺奶牛养殖基地,标准化牛舍整齐划一,牛舍内饲养了2000头优质奶牛,日产鲜奶达30吨。

赵寨村贫困户刘增良,每天按时来到奶牛养殖基地上班,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工资,年底还有入股分红。作为当地产业帮扶的“领头羊”企业,乳旺奶牛养殖基地带动周边村庄600余户贫困户入股,像刘增良一样在基地就业的贫困户就有50人。“以前交通不便,制约基地发展。这两年路好走了,牛奶运输不愁了,下一步还要扩大规模。”乳旺奶牛养殖基地负责人杨志安说。

沿着乡道贾南线一路向北,奶牛产业园、优质苹果采摘园、葡萄种植基地……如一串明珠熠熠生辉。2016年,贾南线改造升级,加上当地的优惠招商政策,专业生产饲料的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双胞胎集团在贾南线北端投资建厂,吸收沿线村庄110名贫困群众就业。

路网连通为扶贫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如今在肥乡区,番茄、羊角蜜、奶牛养殖等特色扶贫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致富的“金钥匙”,培育带动30多家龙头企业,2000多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上千人依托农村电商就业创业

“现在只要打个电话快递员就会过来收发货物,不用自己寄快递了,省下来的时间可以专心制作产品,维护网店。”辛安镇贾北堡村村民王红莎,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3年前,她做起了电商,专门销售自制的各式菜墩,平均每天销售20多个,挣二三百元。“起初,农村物流还没这么便利,每天攒够了货,要跑十几公里去邮寄。”王红莎说。

随着路网的不断织密,肥乡区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配套服务设施,陆续建立了9个乡镇物流点、53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培育壮大了一批农村物流示范企业,全面增强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物流对接功能,不断织密农村物流网络,实现各类物资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去年,王红莎家里新盖了二层楼房,曾经的贫困户成为了乡亲们眼中的致富能人。

如今,东贾北堡村的手工板凳、中行村的汽车坐垫等产品纷纷搭上电商快车,肥乡区农村电商日交易量1500多单,金额可达20万元,带动1000多人就业创业,商贸物流、软件开发、金融保险、快递包装等相关产业吸纳从业人员3000多人。今年以来,针对疫情造成的农副产品滞销问题,肥乡区与电商平台沟通,“点对点”开展直播带货,破解销售难题,帮助当地村民实现疫情期间持续稳定增收。

路路相连结成网,心心相连奔小康。肥乡区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四好农村路”连通田间地头,串起千家万户,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

编辑:翟慧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