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中国已经几个月了,去北京及周边很多地方都转了转、看了看。我发现北京、天津以及周边的河北三个地方的交通非常方便,风景也非常好,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10月18日下午,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集体采访,哥斯达黎加民族报记者在提问时说。
这位记者问道:“我现在了解到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战略在推进这三个地方的协调发展,请问中方有什么样的计划,如何实现这样的战略?”
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首先拿起话筒:“我们在交通、生态、产业和公共服务这四个领域都实现了率先突破。”
天津市委副书记金湘军说,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被赋予“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港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会同河北一些港口,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天津港要打造北京和雄安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金湘军说。
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介绍:“讲协同,我跟大家讲三件事。一是交通一体化。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都已经建成通车,‘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便利。”
交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先行角色。“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肯定是要把大家带起来一起欢乐才是最大的幸福。”赵磊说出了京津冀三地人民的心声。
京津冀协同发展始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天津、河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过去,京津冀地区“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如今,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打通,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协同治理成绩显著,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放眼京津冀,“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运营,2021年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唐城际铁路目前正有序推进,北京与周边主要城市天津、石家庄、张家口、保定、唐山之间均已实现约1小时以内快速通达,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京冀共同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津冀两省市组建港口联盟,天津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
8年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美好蓝图渐次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编辑:翟慧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