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和能源同为国家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交能融合发展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月以来,福建甬莞高速公路宁德柘荣收费站、宁上高速公路武夷山洋庄服务区和福州绕城高速公路长乐服务区3处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云南省楚雄州全域综合交通与能源融合项目——永仁至大姚高速公路交通与能源融合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各地加快推进交能融合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但在推动落实过程中也面临不小挑战。交能融合有哪些场景应用,该如何进一步深挖它的潜力?交通运输行业该如何把握机遇、用好用足政策,加快推进交能融合发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
树立典范 多地加快打造交能融合样板
在实现“双碳”目标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将交通运输行业“建、管、养、运”与能源体系“供给、输送、存储、利用”协同融合发展。湖北加快静态交通能源数字化建设,提升交能融合发展效能;山东推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充换电设施加快建设,推动公路网和能源网融合发展。
作为绿色交通的践行者,湖北加快静态交通、冷链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清洁能源种类,推动交能融合发展。
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静态交通项目为例,武汉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与朗新集团携手共建“东湖高新区综合交通管理服务平台”,重点围绕城市停车、新能源汽车充电、公共出行场景,建设“出行交通一张网”。在此基础,朗新集团聚合东湖高新区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多种能源类型,同步建设“能源一张网”,构建城市能源运营平台,实现城市能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构建停充网、出行网、能源网三网合一的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东湖高新区停车位近6100个,接入“光谷空轨车辆基地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并成功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1.91兆瓦 。同时正在投建的东湖高新区静态交通改造提升工程总承包 EPC 项目将含路内泊位总数近3千个,将充分满足武汉东湖高新区近2百万人的智慧出行需求。
在山东,交能融合行动纳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15项推进行动,形成全省上下一盘棋的工作合力,加快推动交能融合项目落地。
2023年9月,全国首个全路域交通与能源融合项目——山东枣菏高速交能融合项目金乡段正式并网发电。烈日炎炎,在山东枣庄至菏泽高速公路沿线,一排排光伏板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生产电能。据测算,项目建成后累计生产清洁电力约为28.9亿千瓦时,年均发电量1.36亿千瓦时,每年等效替代标煤约4.1万吨,减少碳排放达到11.4万吨。
在高速公路、静态交通、港口等领域,各地通过推广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运输装备、加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深挖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潜能,放大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绿色发展协同效应,并进一步丰富交能融合的应用场景。
因地制宜 推动交能更深更快融合
近年来,交能融合发展机遇的背后也有挑战,在推进实施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需要破解的难题,存在顶层设计仍不明晰、跨行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技术装备标准协同不够。
交能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谈传生认为,在技术装备方面,交能融合发展应开展高效安全汽车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及高效燃油汽车技术等“绿能”融合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同时,行业应加快构建交通能源自洽化网络,健全城乡充换电网络,完善标准扩大换电共享模式应用。
在顶层设计方面,交能融合发展急需加强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积极破除地方、行业、部门之间的体制壁垒。同时做好行业规划的实施协同,实现交通运输供给和能源运输需求之间的动态协同,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协同开发。
交能融合普遍存在投资高、周期长的特点,在偏远地区更是面临有需求无人建的窘境。对此,交通运输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微电网”项目。
今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2024年至2026年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朗新集团交能融合业务部总监俞凯认为,围绕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等规划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跨县域场景全覆盖”,将进一步推动城乡交能融合发展。
今年5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提出实施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俞凯介绍,车路能云一体化是行业的远期发展目标,即打通车辆信息、道路信息、能源管控信息,实现绿色电力和绿色运力的全局优化调度,将车辆主动安全控制、道路运营及电站管控有效协同,实现交通运输与能源的融合管控。
数智化融合 打造交能融合综合解决方案
近年来,多地以交能融合为导向,大力发展光伏电站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朗新集团基于多年能源交通领域经验与技术沉淀,深挖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潜能,放大交通和能源行业绿色发展协同效应。
俞凯介绍,朗新集团从实际场景出发,依托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推出了包括智慧出行、全域智慧停车、聚合充电等交能融合方案。以“光谷出行”平台为例,就很好的把车位、桩位等数据连接起来,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智能配电、智慧运维、统筹调度、需求响应等多元化精细化管理,将朗新完善的数字化平台能力展现开来。
交能融合发展意义深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立足新征程,朗新的“交能融合”解决方案以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为抓手,落地基于大模型的充电网;聚焦新能源汽车充电、智慧停车、公共出行等场景,构建停充一体的出行网;沉淀新能源及微电网运营能力的能源网三网合一,必将构建绿色、经济、全面、多元的互联新生态。
编辑:韩光胤
审核: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