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匹配城市战略,以5%时刻资源撬动40%国际航点
青岛航空差异化布局国际航网成效初显
在青岛市加快建设“面向日韩联通上合的国际航空枢纽”的战略背景下,青岛航空实施“小而美、精而准”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仅占机场5%的时刻资源,成功执飞了40%的国际及地区航点,探索出一条在城市大战略下精准定位、高效利用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精准布子,有限资源释放乘数效应
面对时刻资源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青岛航空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其核心在于不做“面面俱到”的加法,而是做“价值优先”的乘法。近年来,其运营的8个国际(地区)航点数量位居青岛机场首位,以超高的资源使用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青岛航空已初步构建起特色鲜明、又颇具针对性的国际航线网络:深度聚焦在地理区位、航权开放、运行成本等方面具备一定比较优势的日韩市场,开通了至静冈、大阪、首尔等直飞航线。其中青岛至静冈、名古屋、济州三条独飞航线,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更有效填补了青岛机场通往日本中部地区和韩国济州岛的航线空白,彰显了其挖掘细分市场的独到眼光。在拓展东南亚市场方面,注重策略性与政策敏感度,既运营吉隆坡、曼谷等干线航班,又创新性地通过西双版纳枢纽,以联程方式将网络低成本、高效率地延伸至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7月开通的青岛至吉隆坡直飞航线,敏锐抓住中马免签政策的机遇,实现了航线稳健运营与客座率的持续攀升,成为精准把握市场脉搏的典型案例。
近期,青岛航空计划开通至韩国大邱、日本札幌的独飞航线,将进一步优化青岛与东北亚重点城市群的连通性,巩固其在区域航线网络中的差异化优势。
枢纽赋能,“双通道”战略深度匹配城市定位
青岛航空的航线布局,始终围绕服务青岛市建设“面向日韩联通上合的国际航空枢纽”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做深日韩市场,强化门户功能;二是构建中转体系,拓宽辐射腹地。
在日韩市场,青岛机场已开通的8个日韩航点中,青岛航空执飞其中5个,占比高达63%,是支撑青岛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对日韩航空门户的核心力量之一。与此同时,公司着力打造的“东北地区经青岛至日韩/东南亚”与“西北地区经青岛至日韩/东南亚”两大空中走廊,将青岛的枢纽效应从本地市场拓展至沿黄流域、东北、中部等广阔区域。国内联运航点覆盖上海、成都、长沙等30个主要城市,形成了“经青飞、易中转”的全国性网络格局。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清晰印证了其赋能效果:青岛航空国际联运旅客量达3.31万人次,同比激增278%。在跨航司洲际航线联运方面,贡献率提升至33.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经青岛中转至东南亚的旅客中,由青岛航空保障的比例达41.3%,其中在沿黄流域、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比例超过52.7%。这表明,在枢纽建设过程中,青岛航空已不仅是航点之间的承运人,更是实现枢纽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关键通道与重要支撑。
协同共进,航线网络与临空经济比翼齐飞
国际航网的持续拓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机场周边区域首先受益,稳定的国际及中转客源,为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注入了活力。机场君庭酒店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经青岛航空中转并在青岛隔夜住宿的旅客数量由零星个例激增至7821人次,约占中转酒店使用量的18%,“经青游”的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展望“十五五”,青岛航空的发展规划将继续紧密对标城市战略需求,持续加密日韩网络,稳步拓展福冈、冲绳、东京等航点,并向南拓展新加坡市场。中转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构建“全国-青岛-日韩/东南亚”和“日韩-青岛-东南亚”两大高效通道,力争实现年均经青岛中转国际旅客9万人次的目标,为枢纽能级提升提供持续、可靠的运力支撑。
同时,青岛航空将通过客货并举,构建“立足青岛、辐射国内、覆盖东北亚”、延伸至东南亚、中西亚、南亚的航空运输格局。并围绕航空主业,拓展物流、培训、维修、文旅等全产业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空港力量”。
青岛航空的探索表明,在服务国家与城市发展大局中,区域性航空公司通过精准定位、特色经营与枢纽协同,完全能够以小切口实现大作为。未来,青岛航空的每一次展翅,都将持续为推动青岛市迈向更高水平开放提供更加坚实的航空力量。
编辑:袁梓晴
责编:
审核:李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