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刘长贤总是微笑着说:“共同的目标,这是我们团队不断前行的动力。”这份坚定与执着,正是他20年来在交通建设领域不懈奋斗的缩影。
刘长贤,一位满口“乡音”的河南汉子。20年前,他站在事业的起点,怀揣着对建设国家的无限期待,脚踏实地,不断成长。从技术员到项目经理,他先后参与建设了天津快速路八标桥梁、天津永定新河特大桥、阳五高速、西安地铁等10余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八个字不仅悬挂在刘长贤的办公室墙上,更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二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初心,以勤奋为笔,以责任心为墨,书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的建设答卷,先后荣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三等功”、中建六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公司“优秀管理者”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带领团队共创佳绩的褒奖。
紧密配合 高效协作
“我希望我的团队有共同的目标,有一股嗷嗷叫的气势。”在深惠城际2标三工区项目建设中,刘长贤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和团队精神。作为中建六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轨道交通项目,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艰巨的任务,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走进刘长贤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的有项目各业务具体分工架构图,“每一项工作必须责任到人”,组织高效、执行力强是刘长贤团队的特色,在他的带领下,全体班子成员轮流驻守施工现场,紧密配合,高效协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他深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他注重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凝聚团队的精神,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项目临建期间,为了节约用工成本,他亲自带领项目全员每天到施工现场打扫卫生、扛水泥、卸沙子、立围挡,仅用三天就完成了施工场地平整、围挡封闭等临建任务。这种身先士卒、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团队成员,也赢得了高度评价:“他带领的这支团队就是一支铁军,打不散、击不溃,人人都是‘拼命三郎’。”
老牌项目经理的优势不断凸显
“项目经理要对风险管控了然于心,关关难过关关过。”深惠城际项目从开工那刻起,就肩负着“刷新中建速度、树立品牌形象”的使命。刘长贤作为项目的“一把手”,更是以常人无法比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他始终保持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每天忙碌到深夜,只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穿城而过的地铁,往往是两条隧道对向运行,在盾构下穿重大风险源过程中,难度可以用“地下穿花”来形容。刘长贤充分发挥了“老牌”项目经理的经验和认知优势,科学研判,针对上软下硬地层和开仓换刀作业,采用预加固和隔离桩保护等措施,严控有限空间作业和动火作业审批,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科学论证和技术保障,有效保障了盾构机的安全平稳推进。诸如此类,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项目团队先后创造了多项施工纪录,用规范高效的履约能力不断刷新中建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施工速度。
2024年以来,项目始终以“优质履约”为第一目标,顺利实现东凤区间双线贯通及东大区间双线始发的开门红,东大区间左右线年内提前突破千环,率先完成全线首个盾构区间验收和过程结算工作,提前完成了指挥部及业主下达的月度、季度、年度产值任务,连续三个季度获得总包部综合考评第一名,同时荣获2024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通过以现场为指引、以实践为先导的工作方法,使得项目各项生产指标在全线名列前茅,并荣获了多项荣誉,大大提升了中建六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品牌影响力。
老党员的优秀作风不断发扬光大
“未来我还是服从组织安排,把这个项目扎扎实实的干好,多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长贤始终把组织放在首位,坚决完成公司党委交给他的光荣任务。多年深耕一线,刘长贤深谙企业品牌价值之重,他倾力打响了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口号,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二十载建设历程,他凭借着一股敢打善拼的韧劲和谦虚严谨的作风,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回首来时路,刘长贤心中早已镌刻下“忠诚担当 使命必达”的企业精神。地上平静如水,地下重器轰鸣,一次次的率先洞通,一个个项目员工的不断成才,刘长贤以岁月之火谱写了一曲激昂的“交通之歌”。
谈及深惠城际2标三工区项目的建设历程,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牌项目经理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如数家珍地介绍道:“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电信大楼及雁田民宅拆迁的重重困难。面对这些棘手问题,我们敢于打破常规,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配合业主单位,深入家家户户进行细致入微的宣传动员,强化盾构下穿的安全风险告知,确保信息透明,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紧密对接各级政府,以拆促建,有力地推动了凤岗镇雁田村的城市更新进程,不仅协助政府解决了征拆难题,更赢得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在电信大楼设备改迁这一关键环节,我们面临着协调难度大、周期长以及盾构机长时间停机风险高等诸多挑战。为此,我们加强了与业主和设计院的沟通协调,通过科学严谨的计算和严格的过程管控,多方协调资源,多次组织各单位专家开展深入细致的研讨交流。我们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推演,创新提出了一层加固注浆和钢管支撑,二层以上采用‘静力切割’以减重降压的方案。这一方案的成功实施,使得电信大楼的改迁工作得以优化为盾构加固直接下穿,从而圆满实现了盾构机“四变二”的工筹目标,不仅较原计划提前5个月完成了盾构施工任务,更为公司降本增效贡献了深惠力量。”
如今,刚刚忙完左线洞通的刘长贤,又全力以赴投入双通攻坚战。时代在变革,他的岗位和职责也随着时间在改变,但不变的是他对优质工程的坚守和对岗位责任的忠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为交通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编辑:韩光胤
责编:韩光胤
审核:杨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