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强国建设的浪潮中,山东高速淄博发展有限公司以“九个再突破”战略为指引,构建“标准化、数智化、稽核化、服务化”四维融合运营体系,交出“管理效能提升30%、通行效率提高46%、服务响应提速40%”的亮眼答卷,为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可复制的“淄博经验”。
标准立骨:织就全域管理“一张网”
在淄博西收费站智慧云试点基础上,淄博发展公司以《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管理规范》为纲,织就了基础服务、区域管理、智慧应用的三级标准网,实施“观摩交流+标准引领”双驱动机制,推动收费站管理效能整体跃升。按照“六维标准化”改造收费站,5个场站获评省级五星级现场,“一站一品牌”文化提升工程更让员工归属感有了极大提升,现在每个收费站都有独特文化印记,‘峰雨同舟”中见证着高速人的薪火相传,“齐韵”里领略万里黄河最高青的澎湃乐章,“智C行”中体会科技带来高速通行新体验。针对“引车上路、绿通查验、稽核打逃”三大业务环节中的难点与痛点,结合过往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并编制三类典型案例库,涵盖常见问题、处置策略及优化建议,为一线工作提供精准参考。
数智强筋:锻造智慧高速“新引擎”
数智化的变革为传统收费站的转型注入新动能,淄博发展公司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起云舱、云站、云枢三大智能体。应急值守与后台业务处置前移,以AI视觉为“千里眼”,激光雷达作“顺风耳”,实现异常事件精准识别,成功构建起“前端哨兵-感知脉络-特情慧眼”三级响应体系;打造智慧云收费站“两全三预”模式,200米预称重实现货车动态管控,机器人智能研判预发卡,入口通行速度提升45.65%,匝道预交易响应提速60毫秒,出口通行效率提升47.71%;搭建“1个中枢指挥+N个区域协同”的智慧管控格局,构建起“云值中枢-云值中心-云值节点”智能管控网络,特情信息自动识别、智能分拨与远程处置,实现“云端坐席、云端服务”,特情处置效率提升30%。开辟“资源集约化、管控智能化、服务云端化”的数智转型新路径,推动传统收费站向“无感通行、无人值守、智慧运营”方向迈进关键一步。
稽核铸盾:构建长效监管“防护网”
走进公司稽核中心,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流正演绎着"数字治逃"的新范式——通过融合门架流水、交易记录等12类数据,"火眼金睛"稽核系统系统能智能识别95%的漏征车辆,让"违规改装"等行为无所遁形。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从"人海战术"到"算法治理"的思维跃迁。尤为可贵的是,其首创的"三次提醒"柔性追缴机制,在提升20%补缴成功率的同时,用短信关怀、电话沟通等人性化方式,实现了执法刚性与服务柔性的有机统一。
"E智运营"平台上10个功能模块的数据正在实时交互流转。这个集成了数据分析、特情稽核等功能的数智化管理平台,正在用"智能管控+全链协同"的方式,重新定义高速公路运营。首创"特情慧眼"解决方案,系统每天要处理数十万条通行数据,通过"智能筛查-即时推送-前端处置"的闭环流程,就像给稽核人员装上了"数字显微镜"。这种从被动记录到主动治理的转变,正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义——不是把纸质台账变成电子表格,而是让数据真正流动起来创造价值。累计处理7000万条特情数据、追缴金额突破千万的成绩单……数据不再是附属品,而成为了驱动决策的核心资产,推动从"信息化记录"到"数字化治理"实现跨越。
服务铸魂:创享美好出行“暖心路”
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民生线、经济线。在淄博西收费站,24小时智慧驿站内,司机王师傅边给新能源车充电边感慨:"现在不仅能应急充电,还有自助售卖机,AED设备让人特别安心。"这种变化绝非偶然,而是公司深刻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的必然结果。当服务半径从收费窗口延伸到产业链条,高速公路才能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纽带"。创新“高速+”服务路径,为50余家企业、景区提供ETC办理、路线规划、货运方案定制等延伸服务,累计服务2315次,线上满意度达98%,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型。多方协同联动,智慧出行再升级,与高德、百度地图实时共享路况数据,联合气象部门动态发布天气预警;在重点路段部署电子围栏系统,向入淄外地游客精准推送交通指引短信52,812条。通过“数据互通+资源整合”,实现交通服务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协同”的质效跃升。
“智慧交通不是为了智慧而智慧,也不仅是技术迭代,而是能够解决问题、解决痛点,通过数据要素的流动,重构政府-企业-司乘的价值共生关系。我们以标准化建设为根基,数智化转型为引擎,稽核化管控为保障,服务化升级为内核,构建‘四化融合’运营体系,公司实现了从传统运营向现代化治理的战略转型。”山东高速淄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崔维永表示。
新时代的路网管理,是算法精度与人文温度的双向奔赴。淄博发展公司的实践探索印证一个道理: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替代,而是让技术之"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之"便"。
编辑:李盈臻
审核: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