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宋昌利,只有“执着”最为贴切。
二十二年,他先后见义勇为30次,挽救过32人的生命,却连名字都未留下;
当面对伤者亲属误以为他是肇事者,他说,先救人;而当伤者获救、误会消解,亲属满面愧色与感激时,他却悄悄离开了;
曾经被他救助的人送来的红包厚厚一沓,他委婉的谢绝了;当他知道来者受其感动,用这笔钱资助了莒县两名贫困学生后,他觉得自己干的事值了……
凭着勇敢、凭着良心,凭着见义勇为的伟大精神支撑,宋昌利的字典里没有“扶不扶”的犹豫,他敦实的身板、忠厚的脸庞、眉眼间不经意的微笑,总让人感觉到勇往直前的坚韧与执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时间回溯到1994年。
那年的清明节,莒县浮来山上踏青游玩的人熙来攘往,但始料未及的危险却猝不及防的到来了,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因刹车突然失灵,瞬间就把几个行人撞倒车下,两个孩子一左一右卡在了车轮下。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宋昌利没有被满地血污和混乱的现场吓住,而是立刻跑上前去。“两边轮胎下各有一个孩子,想了很多办法,包括给轮胎放气、努力把车子推倒,可还是没来得及。”时隔多年,宋昌利言谈中仍然充满懊悔,“孩子还那么小,要是当时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时间能更充足一些,说不定还有救。”
从那以后,宋昌利心中铭记如果再碰到这种事,一定要立刻马上冲上去,就算能多争取一秒钟,也许伤者生还的希望会多一丝。在县公路局组织的应急外伤处理培训中,宋昌利勤奋努力的学习各类急救知识:“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对他来说,救人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到如今20多年来,宋昌利陆续救助过32名伤者,如果不是伤者亲属通过他身上穿的制服或联络时留下的手机号码四处打听才找到他 ,他早已把一次次见义勇为抛到脑后。
宋昌利是日照市莒县公路局的一名普通职工,曾经4年的从军经历养成了他坚韧执着、铁骨铮铮的性格。 部队退伍时,指导员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无论身处何地,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这句话,宋昌利听进耳中,更刻在了心底。这也是他后来一次次见义勇为,拯救一个个处于危难中生命的原因。
“善行无辙迹”
老子曰:“善行无辙迹”。做好事不留名,也不图回报,这是宋昌利这些年来坚守的行为准则。
曾有一年,潍坊一位陈老板在日照出差时遇到事故,宋昌利救了对方后悄悄离开。事后,陈老板多方打听才找到宋昌利,并当场拿出1万元钱给他表示感谢,被他坚决拒绝了。后来,为了感激救命之恩,陈老板在莒县资助了2名贫困儿童,还把自己的生日改为宋昌利救他的那天。
1998年6月18日,宋昌利驾车在莒县206国道行驶时,恰好遇见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货车猛烈相撞,摩托车上的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被摔出去六七米远,大人和孩子血流不止,情况十分危急。宋昌利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急救知识对伤者进行抢救。伤者送到医院后,他主动给办好住院手续一直到伤者家属来到医院才悄悄离开。因为没有留下姓名,伤者出院后四处打听当日的救命恩人,当他终于找到宋昌利时,特意送上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2002年7月16日,宋昌利去莒县刘官庄镇的路上遇一起车祸,该镇村民张晓丽被一辆货车撞到。见义勇为已成为习惯的宋昌利痛救护车一起把伤者送到医院,并帮忙办理了住院手续,直到医院通知伤者没有生命危险后,他才悄然离开。
2006年5月21日,在莒县钱家屯路口,熊某因喝酒过量,骑摩托车摔倒,脸部擦伤,满脸是血。宋昌利路过事发地,拨打120救护车,把伤者送往医院,并联系家人后,他才离开。
2012年7月11日,莒县峤山镇村民董济发下班后骑摩托车回家,当行驶到莒县五中西50米左右时,与突然行驶的小货车相撞,伤势严重。而当天休班的宋昌利去赶集的过程中正好路过此地,他与小货车司机立即采取了急救抢救措施。为了争取救治时间,宋昌利直接跑到相距不远的莒县骨科医院请医生出诊。在通知了董济发的父亲后,宋昌利才离开医院。
……
这只是20年来宋昌利见义勇为“足迹”的几个点,在被他挽救的32条人命背后,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近年来,类似“南京彭宇案”不断上演之后,家里人和朋友们劝他不要再这样子闷头做好事了。可是宋昌利却认死理,“正是因为做好事的人少了,所以我才更要坚持,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不能丢的!”
“勿忘在莒,人间大爱”
正如“2103日照好人年度人物”颁奖词中对他的评价,“当善念在心中扎根,义举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没有‘管不管’的困惑,没有‘扶不扶’的纠结,你用一次次见义勇为的举动,完成了人生蝶变。你让我们懂得,狭义之大者,有时候并不需要惊心动魄。”
这些年来,宋昌利见义勇为的足迹遍布莒县,也有人对他提出质疑,“怎么偏偏他能遇到那么多事故?”“我们遇到的也不少,只是老宋伸出了手。”短短的一句解释,发人深省。
“我是莒县人,做好事是给咱家乡人增光,心里挺知足。”每次做完好事之后,每每遇到被救助者是外地人时,都会对宋昌利感激万分的同时,对莒县人的憨厚朴实加以敬佩。而这,便是宋昌利最骄傲的时刻。
22年里救了32条命,敦厚的宋昌利从没有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有多伟大。他说:“做个好人才算这辈子没白过。”
编辑:连萌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