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施工一线,流传着“男人当铁人用,女人当男人用”的话,工地女性常被人称为“拼命三娘”“铁路女人花”,她们在铁路系统肩挑重任,工作却鲜为人知,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个“隐秘”的“女人花”群体,倾听她们的欢笑与苦衷。
“黑玫瑰”——敬业也是一种美
2000年,19岁的覃璐入职铁路系统,成为一名铁路人。从此,覃璐便再也没有离开过。在铁路一线一干便是16年,曾经的“俏佳人”如今磨成“黑玫瑰”,却因为敬业更加美丽动人。
大学毕业后,覃璐进入铁路系统从事铁路技术工作。工作至今,覃璐共参与了5条国家重点铁路线路建设,现担任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湘桂铁路铺轨项目技术部副部长。
覃璐目前的工作主要是进行资料管理,为了确保资料数据与现场实际相符,覃璐经常要到施工一线进行数据核对。她要么头顶如火的骄阳,要么冒着蒙蒙细雨,每天在线路上数轨枕、查百米标以及放桩是否有误差,一天下来,要来回二十几次。抢工期间,她每天待在工地的时间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久而久之,皮肤被晒得黝黑,同事们称她为“黑玫瑰”。
“女人嘛,哪个不喜欢皮肤白些,但整天在工地上跑,没办法。”覃璐说,每次看见动车在自己参与修好的铁路上经过,她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2012年湘桂线保开通期间,覃璐主动担负起鹧鸪江站、青茅站、柳州西站、柳州西至柳州区间等重要线路平面及纵断面竣工图的绘制工作,经常加班到晚上11时多。最终,她按时完成了14张竣工图的底图打印、晒蓝图,向业主及时报送资料。
今年春节前夕,在抢开通柳州南编组站东半场之际,覃璐主动请缨调往编组站驼峰工区当驻站联络员。其间除了负责现场施工,她还主动担任工区调度员,几乎每天都忙到凌晨才能休息。她在驼峰工区一待便是两个多月,整个春节也只在家待了三天便赶回工地。
说起家庭,覃璐感觉自己有些“失职”,她心里对8岁的儿子始终藏着一份愧疚。“每次儿子说要我陪他去公园玩,我常说妈妈要上班。”“为什么你天天要上班,人家妈妈都不用天天上班?”儿子的问题让她哑口无言。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好好陪陪儿子。
“樱花”——我想要的是踏实
樱花的话语是淡泊。镁光灯下舞台和T台是每个女生都期待的地方,21岁的仰慧以前学过舞蹈和模特,从小长相甜美的她,差点走上了艺术之路。而曾经,舞台和T台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但“95后” 的仰慧从小就有一个“铁路梦”。出生在铁路家庭的她,打小就对铁路产生了亲切感,虽然当年高考达到了艺术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广西交通学校的工程专业。
她说:“相对于那众人瞩目的舞台,我喜欢铁路工地,因为我能在这里踏实工作,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仰慧今年刚毕业,现在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湘桂铁路扩改工程工地,从事物资设备管理,人称“美女管家”。
她管理的工地物资,包括施工材料、废旧物资等。每天得拿着记录本,到工地一一清点。有些物资堆得又高又密,她不得不小心翼翼爬到高处,或深入物资堆中清点。统计结束,还要将相关材料一一输入电脑,非常繁杂。
“模特”和“铁路”,两个毫不关联的词,仰慧选择了“铁路”,选择了像樱花一样淡泊名利。昔日耀眼的舞台,恍如一个梦。仰慧工余偶尔也会到单位体育馆的舞蹈室,给大家跳一段舞,走一场秀。但她表示,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木兰花”——谁说女子不如男
毕业后经过三年多的磨炼,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湘桂铁路项目部实验员陈慧、梁秀君已经磨炼成了标准的“女汉子”。奇怪的是,在洁净的实验室里工作,陈慧的白大褂上却满是红色的油漆,梁秀君穿的则是一件蓝黑色的外褂。
原来,实验室里放着水泥块、钢筋、防水材料以及各种大型机器,都是她们从工地上搬回来的。正是因为要经常下工地,还要与混凝土、石头打交道,梁秀君将白大褂换成黑大褂。
她们试验的都是诸如“煮沸水泥、拉断钢筋”等听起来令人诧异的内容。陈慧说,煮水泥是将水泥制成球形,煮沸3小时,以检测水泥的安定性。至于拉断钢筋,陈慧拿出一根直径2.5厘米的钢筋,放进机器,2分钟后,随着拉力的不断增加,“砰”一声响,钢筋断成两截。她立刻记录下机器上显示的拉力等数据。
有些实验不能在实验室里操作,她们就要带上器材,把实验室搬到工地。梁秀君说,需要在工地上开展的实验主要是路基的沉降量检测。抬着5米多长的弯沉,检测一公里的路基,若路面是6车道,她们必须来回走上6公里。原来大部分是男士从事这项工作,由于路基沉降数据都是用微米计算,所以检测工作既需要有男性的体力,也需要女性的细致。如今,女性已经撑起了实验室的半边天。
编辑:连萌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