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方(右)义务传授五禽戏。
虎猛扑呼啸,鹿愉快飞奔,熊慢步行走,猿上蹿下跳,鸟展翅飞翔……前不久,安徽省“徽脸”寻找文化形象代言人活动落下帷幕。其间,孙华方表演的五禽戏别具一格,受到场内外诸多关注,最终以高票摘取金奖。
孙华方,上海铁路局阜阳工务段党委宣传助理员、五禽戏第58代传承人,曾担任30集电视连续剧《半为苍生半美人》五禽戏指导老师。谈起五禽戏,孙华方感慨地说:“五禽戏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天不操练,浑身不舒服!”
拜师学艺 演绎古典之雅
《后汉书》与《三国志》曾记载五禽戏名目,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也有提及。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是模仿虎、鹿、熊、猿、鸟5种动物姿态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养生健身。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它有若干渊源。
10多年前,孙华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药罐子”,身体就像亟待大修的机器,毛病不断。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安徽亳州的曹氏公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引起了他的注意。老者独特的健身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经旁人介绍,眼前这位八十多岁的老者正是五禽戏第57代传人董文焕先生。孙华方当即决定跟随董老学习这套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化无端,或独立高飞的五禽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不是弄反了,就是不到位,光眼镜就碰碎了好几副。孙华方十年如一日,对五禽戏的一招一式反复琢磨,他一边练习一边写心得体会,并请老师批阅,从不放过一个疑问。董文焕说:“我教的徒弟成千上万,其他皆用眼学,唯华方是用心学。”
义务教学 传承中华文化
一个周末,孙华方在离家不远的淮北相山庙前习练五禽戏,吸引了许多晨练者的目光。这其中,就有淮北车务段工会主席牛澜。后经交流与引荐,孙华方开始利用休息日为16个车站的工会主席教授五禽戏。
“教就是最好的学习。”回想起恩师的教诲,孙华方撑起胆量,鼓足干劲。在淮北老火车站宽大的候车室里,伴着悦耳的音乐,他悉心传授,“虎、鹿、熊、猿、鹤”尽展风采。
自此,孙华方开始业余收徒,义务传授五禽戏。炎热的7月,孙华方在阜阳特教学校为50名体育生传授五禽戏。在无声的世界里,经哑语翻译传授技艺难度较大,但这群孩子刻苦好学,每天早晚2个小时的学习成了师徒间最美好的时光。
如今,孙华方已连续6年应邀参加亳州药交会五禽戏表演。他在上海、合肥、淮北、阜阳等地为企业、老年大学、特殊教育学校举办五禽戏培训班20余期,门徒超过200人。“传承、创新华佗五禽戏的接力棒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孙华方的传承路走得坚定。
编辑:吴世哲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