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霭向周恩来同志报告试飞情况。
他先后受命组织、参与并成功完成多次重大飞行任务;他实现了新中国民航第一次远航非洲,为中国民航“飞出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以娴熟高超的飞行技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沉着冷静的职业风范、忠诚可靠的高尚品格,为中国民航争得了荣誉;他积极投身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创建工作,为联航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他的一生与民航飞行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原民航北京管理局局长、原民航总局副局长、中国联合航空公司首任总经理张瑞霭。
机上新起点
张瑞霭出生于山东省高青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不到8岁就成了孤儿。16岁参加了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境内先后参加过莱芜、孟良崮、泰安、济南等战役,以及淮海、渡江等大小百余次战斗。
1950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陆军中选拔100名干部到空军学飞行,时任教导员的张瑞霭被选中了,可一下子学习飞机构造、飞行等艰深原理,难度可想而知。身经百战的张瑞霭最终战胜了困难,从航校顺利毕业。后被分配到空军运输航空兵任副团长,1953年,他被抽调至民航局,担任新成立的飞行大队大队长。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首长乘坐飞机,都是由中苏联合航空公司的苏联飞行员来执行飞行任务。那时我国空军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周恩来同志认为应当找一个自己的飞行员来飞。从此,张瑞霭担任周恩来同志专机机长长达20年,除了周恩来同志专机,张瑞霭还执行过许多其他重要飞行任务,不少中外领导人都曾成为他专机上的客人,对他的飞行技术赞不绝口。20年间,张瑞霭深得周恩来同志的信任与器重,留下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他的人生也由此来到了新的起点。
带领中国民航“飞出去,打开局面”
翻开早年中国民航的外交记录,与我国签署航空运输协定的国家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2006年12月30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开通了北京经阿联酋迪拜至非洲尼日利亚的拉各斯航线,该航线成为中国民航自1992年停飞非洲航线后开通的首条中非航线,使中国民航的航线网络真正实现了全球五大洲间的连通。开航非洲,在民航人心底,有着一份浓浓的历史情结。因为中国民航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远航,目的地就是非洲。1965年,周恩来同志乘坐张瑞霭机组驾驶的208号专机出访坦桑尼亚,这是中国民航第一次远航非洲。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民航刚刚起步,基础薄弱。直到1965年3月,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逝世时,周恩来同志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葬礼,还是租用巴基斯坦的飞机。当专机抵达罗马尼亚时,罗方人员感到非常惊讶:“我们迎接的所有外国领导人都乘坐本国飞机,只有中国总理是租用别国的飞机。”张端霭听了很不是滋味。
3个月后,周恩来同志率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非洲的坦桑尼亚,毅然决定带领自己的民航飞行员远航非洲。他对民航总局负责人说:“我要亲自带民航飞行员飞出去,只有飞出去,才能打开局面!我跟你们一起来实践!中国民航一定要有自己的远程飞机,一定要有能飞远洋航线的自己的飞行员。中国民航要飞出去!一定要飞出去!”张瑞霭听了,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尽管当时他驾驶的飞机,升限只有10000米,最大航程6500公里,但他还是带领3名机组成员,信心百倍地起飞了。
那一年6月3日,周恩来同志率代表团成员登上专机。19时多,天色已近黄昏,专机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巴格达机场打开了灯光,专机也打开灯光准备降落。就在飞机对准跑道放下起落架时,巴格达机场不知何故突然停电,顿时一片昏暗,地面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张瑞霭猛地一惊,血液一下涌上脑门。他脑海里迅速出现了几个应急方案,复飞吧,要夜航飞往第三国,情况更加复杂;降落吧,机场一片昏暗,必须胆大心细,保证万无一失。紧急关头,他毅然决定立即降落,仅利用黄昏那一点微弱的余光,张瑞霭准确地判断出跑道方向,最终平稳降落。
此后专机还遇到飞越沙漠、夜间飞行、热带风暴等困难,均被一一克服,最终中国民航顺利完成首次国际远航,成为飞出去的雄鹰。这次远航成功,标志着周恩来同志“飞出去,打开局面”的期望成为现实。
联航起步的领头人
1986年12月25日,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正式成立,张瑞霭出任总经理。所谓“联合”,按张瑞霭的话说,就是与各省市联合。她的诞生,既打破了民航独家经营的局面,又弥补了国内航空运力的不足。
对于张瑞霭和联航来说,填补我国民用航空运输的空白与创事业是同义语。联航刚组建时连办公地方都没有,在北京饭店租了几间房。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购置办公用具,大到桌椅、沙发、文件柜,小至信封、信纸、大头针。他们自己动手,仅用了两个月就正式开张了。
接着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军人出身的张瑞霭深知规章条例对于办好企业的重要性。他主持制定了《联航各部门职责范围》《售票人员工作守则》《财务管理办法》《客运规则》等,使联航的经营管理工作逐渐向规范化、程序化迈进。要打开局面,还有一个如何经营的问题。张瑞霭决定将联航办成“客、货运两全”的企业,除保证班机安全、正点外,还根据季节特点,临时承担了客运包机任务。
张瑞霭以他素有的胆略,从一开始就要求公司敢于迎接挑战,为联航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短评
飞向波澜壮阔的人生
途经巴基斯坦、约旦、伊拉克等12个国家,在8座机场起降,期间飞越高山、沙漠,穿越赤道,飞向南半球,行程4万多公里。张瑞霭带领机组驾驶伊尔18专机穿云破雾,顺利完成首次国际远航,打开了新中国民航“飞出去”的新局面。50多年前的一幕幕,现在看来仍让人觉得惊心动魄。
掩卷而思,在脑海里久久停留的,除了那些惊险的场景,还有周恩来同志“中国民航要飞出去!一定要飞出去!”的殷切期待,以及老一辈飞行员严谨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和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中国民航经过50多年的奋斗,一步步实现了腾飞。建设交通强国,需要传承老一辈交通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更需发扬他们敢闯敢干、拼搏奋斗的精神,将有限的青春与生命奉献到交通运输事业中。
编辑:张艺言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