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永鹏,龙建路桥公司新疆S21项目一期四标段项目经理,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筑路经验的老交通。在S21沙漠高速公路施工中,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和担当,带领全体参建人员日夜鏖战沙漠腹地,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历经千难万险,硬生生地在沙漠腹地修筑出一条线形流畅美丽的高速公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精神内涵,也成就了他筑路人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一段经历,因此获得新疆交投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项目管理先进个人”和2021年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评选的“劳动模范”等殊荣。
移山填沙浑不怕
新疆S21阿乌高速公路项目深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这里黄沙漫漫、气候险恶,无水无电无信号,甚至常常面临危险。 而冉永鹏负责的一期工程229.188公里的路,正好地处沙漠腹地,需要穿越175.796公里沙漠无人区。严峻恶劣的气候环境 施工时的艰难挑战,不仅没让冉永鹏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要在沙漠腹地开辟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决心,他把名字与S21深度“绑定”。
“大漠生活与世隔绝、风起时黄沙遮天蔽日,没有信号、没有水源、没有电力、更没有后勤保障,进入沙漠后手机收不到通讯信号,我们常常处于失联状态,还要随时面临车辆侧翻、风沙掩埋车辙等情况,寻不到回去的车辙,就很容易在沙漠中迷路,面临生死危险.....”说起初进沙漠的危险经历,冉永鹏依然心有余悸,但是他却没有一次退缩,认为能够有机会在沙漠里修修路,真得是人生的一次最辉煌的经历,无论如何都要干好它。
刚刚来的时候,其他项目部都开始大干快干了,我们项目部却连施工便道都没有推出来,所有的 设备和人员都靠沙漠车一点点运进来的,在施工进度排名上,我们倒数第一......如此表现和业绩让从来没有在沙漠修路的龙建公司和项目部全体人员都十分着急,对于大家寄予的厚望,冉永鹏只能咬牙克服困难,不断总结摸索新的管理和施工方式。虽然没有修筑沙漠公路的经历,但是凭借多年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和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S21项目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他很快适应了沙漠的工作环境,迅速地找到了沙漠施工的高效方式。如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施工生产情况,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冉永鹏不断梳理和反思,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再不断完善施工组织方案、不断改进施工工序,这种总结和复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施工品质。
在春节团圆、举国欢庆时,冉永鹏经理放弃春节回家探亲的机会,带领自愿留下的员工在施工一线抢工期、抓生产。2021年的春节冉永鹏和很多S21项目一期四标段建设者都没有回家,在沙漠深处过了一个别有意味的新年。2020年的施工持续到11月底,没有丝毫松懈,之后又开始储备2021年的施工用料,一冬天下来备足了全年用料的70%,为来年项目部争创施工质量第一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冉永鹏的带领下,一期四标段发生了从落后到超越的质变,在质量、形象、进度、安全等多方面得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在“提升路基品质大比武劳动竞赛”第一名。
精诚团结克万难
“一阵风一口饭,一口饭一嘴沙”。这是四标职工流传的打油诗,也反映了沙漠腹地施工劳作的艰辛,但是在冉永鹏的带领下,四标建设者们总是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总是以热情团结的工作状态攻坚克难,推动项目施工高效有序开展。
遇到问题,冉永鹏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面,为大家排忧解难,坚持以人为本接手新疆S21项目后,冉永鹏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随时关心施工人员的饮食起居,为此,购进大型净水装置,让大家在沙漠中可以喝到洁净健康的饮用水;为了让建设者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他推进“暖胃工程”,准备间餐和可口新鲜的餐后水果,征集菜品,编制成每日菜谱。冉永鹏说,龙建路桥S21项目是个大家庭,我必须时刻关心兄弟姐妹的衣食住行。
朝披星、晚戴月,起早贪黑,是冉永鹏的工作常态,同施工人员吃在一线,住在一线,顶着黄沙共甘共苦,是冉永鹏的工作日常。凭借着这样的韧性与决心,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1420万立方米的填挖方量,在没有路的沙漠腹地打通了一条路出来,创作了沙漠筑路的历史。
转眼岁月就转过一年,艰苦的沙漠施工白了他的头发,烈日也晒黑了他的脸庞,却没有把他打倒,他努力和不服输的奋战精神鼓舞者四标所有的建设者们,齐心攻坚克难,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创造了高速公路从不可能到可能、从无到有的奇迹。
如今再次回首望来时路,高不可攀的沙丘和深深的沙坑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坦高质量的高速公路,沙漠施工最难战胜的并不是沙丘、不是天气恶劣、更不是施工环境困难,而是内心没有翻过沙丘、誓将大漠变通途的决绝。想到即将通车的高速公路,冉永鹏的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了欣慰和自豪,现在回想起刚来时的艰难困苦都变成了一丝回味的甘甜,有多少人有机会修筑沙漠高速公路啊,他说,这是二十多年筑路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段经历。
编辑:连萌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