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竞发。中国再次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发展大计,共谋改革新篇。
近年来,智能交通逐渐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今年也不例外。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提案中表示,我国自动驾驶已进入落地关键期,技术并跑乃至领跑全球,需要进一步突破与技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瓶颈,激发自动驾驶领域创新能力。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的责任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
智能交通广受关注的背后,是人们对高新技术的期待,更是对美好出行的向往。回顾刚刚过去的2021年,技术加速迭代,政策加快完善,智能交通发展再提速,美好出行的新图景正慢慢呈现在我们面前。
多地探索自动驾驶无人化测试
在智能交通众多细分领域中,自动驾驶曝光率较高。北京、上海、河北沧州、湖南长沙等地,开放自动驾驶载人试乘服务,在验证技术的同时,提高百姓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
在试乘自动驾驶汽车时,乘客通常会发出疑问:去掉安全员,科幻大片现实上演还有多久?这个问题切中自动驾驶发展要害,即无人化。无人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这已是世界的共识。无人化是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必经阶段和最终目标,只有实现无人化,减少高昂的人力成本,自动驾驶才能具有大规模商用的条件。
在经历了封闭测试场、公开道路、示范应用等环节后,多地将目光投向了无人化测试。2020年6月,长沙发布《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V3.0》,规范无测试驾驶人的自动驾驶测试。长沙先行先试,是全国较早推出无人化测试规定的城市之一。此后,多地无人化测试进程加速。
2021年,广东深圳、浙江杭州、雄安新区、上海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或征求意见稿,为无人化测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开展无人化测试的城市分布来看,多数设置在汽车产业集群地。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借助各自的产业优势,已经形成了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主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其中,东北地区汽车产业集群以长春为中心,拥有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哈飞集团等企业,传统汽车工业基础深厚。西部汽车产业集群以重庆为中心,以长安系企业为主,重工业基础雄厚。而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中心,以上汽、吉利等企业为骨干,聚集了众多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园区。
从开展无人化测试的主体来看,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是测试主力。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在开展无人化测试的多家科技企业中,百度获颁的牌照最多。
百度先行先试也从侧面反映出其深厚的自动驾驶技术积累。
在累计道路测试里程数上,根据《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21年)》显示,2018年至2021年间,百度测试里程占比高达94%。
在研发投入上,根据百度发布的Q4财报及年报显示,2021年百度核心研发投入22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23%。依靠长期坚定地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百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
在专利申请上,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百度无论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中都名列前茅,分别以9364件专利申请和2682件专利授权处于领先地位,并在自动驾驶、交通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位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首位。
无人化商业运营迎来政策突破关键阶段
梳理各地印发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可以发现,对于无人化测试,各地总体思路一致,始终秉持创新包容、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推进。
在申请条件方面,各地普遍在前期测试成绩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要求。例如,杭州要求申请远程测试的车辆除了要满足具备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配备自动驾驶数据记录装置、安装第三方检测机构认可的车载监管设备等常规要求外,还应满足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不少于30000公里的道路测试,并且在测试期间未发生重大违规,未发生主体责任交通事故及交通违法事件等要求。长沙则要求,申请无驾驶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需在第一级测试区内测试里程累计不少于20000公里。
在测试车辆申请数量方面,各地审慎研判,由少到多,稳步增加。例如,雄安新区明确,首次申请无人化测试车辆最多不超过5辆。无人化测试里程超过1000公里且无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的,可申请增加符合“三同原则”(即车辆型号、自动驾驶系统、系统配置相同)的测试车辆。北京则根据测试情况,逐步发放无人化路测通知书。2021年3月,沧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运营管理联席工作小组向百度Apollo颁发了首批无驾驶人测试通知书和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通知书;6月,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向百度Apollo颁发了10张无人化路测(第二阶段)通知书;10月,百度获颁10张无人化道路测试通知书,可在北京市政策先行区20平方公里,共10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上开展“主驾无人,副驾有人”的公开城市道路测试。
在测试区域划定方面,各地对于无人化路测的路段有严格限制,呈现分批有序开放的态势。例如,上海要求,完全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申请区域不得超出有安全员测试和示范申请确定的区域范围;优先支持在机场、港口和产业园区等特定场景开展接驳、托运、配送、环卫、泊车等测试和应用。长沙明确,车辆需在第一级测试区内测试里程累计不少于20000公里,方可获取测试牌照或测试通知书,进入第二级测试区的典型场景测试区进行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个拥有特区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双重“大权”的城市,在自动驾驶立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2021年3月23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该管理条例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登记、使用管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车路协同基础设施、道路运输、交通事故及违章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界定,涉及内容较广。
业内普遍认为,该管理条例不仅涉及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管理,更是填补了行业在责任划分、网络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的空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能够更快地合法合规上路,为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提供行政管理依据。
但也有专家指出,尽管该管理条例在准入登记、网络安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但只是搭建了比较全面的框架,在具体的条例、技术标准上仍需逐步细化。产品标准、车的标准、路的标准、平台标准、通信标准以及信息安全标准等有待完善。
另一方面,在最关键的无人化商业运营阶段,需要政策与法规体系实现关键突破。只有让无人驾驶车到实际道路运营,企业才能找到隐藏起来的极端场景,解决长尾问题,打磨出真正的无人车出行服务,进而提升交通安全性和出行效率,符合国家交通运输领域的整体发展规划与战略。
车路协同加速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各地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无人化测试的目的显而易见,即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商业化是自动驾驶绕不开的话题,此前近10年时间,我国自动驾驶一直处在测试示范阶段,公众免费体验,为技术迭代积累测试数据。
2021年11月25日,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百度获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在自动驾驶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并行不悖。但从我国相关部门推出的政策以及产业界实践来看,车路协同较单车智能更受关注。
从顶层设计来看,《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多部重磅政策为车路协同保驾护航。
“加大网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营造良好的网联化发展环境。”工信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案时重申,将继续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发展战略。
从产业发展来看,在宏观政策引领下,一批企业成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理念坚定的践行者,百度便是其中之一。2020年4月,百度正式对外发布全球首个车路智行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ACE交通引擎,并在2021年7月将其升级为2.0版本。
ACE交通引擎是一个覆盖基础技术能力、平台解决方案和垂直应用场景的系统化方案,其核心目标是发挥Apollo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核心能力,改善交通效率与安全。据不完全统计,百度ACE智能交通引擎已在北京、广东广州、湖南长沙等20多座城市开展落地实践。
百度于2021年5月,联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正式提出了Apollo Air计划。Apollo Air计划有三大特点:依靠纯路侧感知实现自动驾驶、持续降维反哺车路协同产品、标准开源开放实现业界共享。Apollo Air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不使用车载传感器,仅依靠路侧轻量感知的前提下,利用V2X、5G等无线通信技术就可以实现车—路—云协同的L4级自动驾驶。这是百度车路协同技术,尤其是智能交通技术实力的体现。
车路协同广受政产学界关注的原因,在于其具有低成本、弥补车端感知不足、提升交通效率等优点。同时,我国建设高等级智能道路优势明显。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与百度Apollo共同推出的车路协同技术创新白皮书——《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指出,全球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究、测试示范、法规标准制定总体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总体上处在第一阵营。我国完全有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体制机制优势、战略政策优势、技术产业优势,建设高等级智能道路,发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引领自动驾驶快速规模商业化落地。
该白皮书进一步指出,我国国情决定了国家拥有强大的全局统筹能力,可以在新技术的研发落地各个阶段发挥其强大的号召引领作用。我国在汽车、交通、ICT技术与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些产业通过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深度融合与协同形成合力,使我国初步具备了创新引领发展的条件。
多地成为智能交通转型先锋
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将最终构建城市智能驾驶生态圈,为未来出行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新交通模式的形成激活新动能。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新基建战略指引下,全国多城掀起了建设智能交通的浪潮。其中,北京、广州、河北保定、山西阳泉等城市结合当地独特优势,成为智能交通转型的先锋,在缓解道路拥堵、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从智慧灯杆、智慧路口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到路侧数据、云端数据与车端的双向赋能,再到Robotaxi、无人零售车等应用……2021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收获颇丰。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设覆盖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交管等领域。其中,百度Apollo先后开展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运营试点、AVP自动泊车、5G云代驾等多个自动驾驶项目示范,百度ACE智能路口解决方案已经在示范区12.1公里道路的28个路口落地。
与北京同属一线城市的广州,正加快打造智能交通新基建标杆之城。百度在广州进行了广泛的智能交通实践探索,在黄埔区科学城、知识城44个路口进行信号灯自适应升级,6条主干道能够实现动态绿波,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下降25%。科学城、知识城等区域范围内完成了133公里城市开放道路和102个路口的智能化改造,是国内智能网联产业建设区域最广、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除了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长沙、保定、沧州、成都、南京、阳泉、重庆、西安、银川、合肥、武汉、济南、佛山、海口、南通、大连、杭州、鹤壁、眉山等,也同样在发力建设智能交通,极大提升了交通效率。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百度作为国内唯一的车路行全栈自主可控的高科技企业,将有哪些新作为,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图片由 百度 提供
编辑:翟慧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