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竞争的重点领域,受到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广泛关注并取得快速发展。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科技平台企业作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重要核心驱动力量,坚持全栈技术自主可控、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加速共享交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我国自动驾驶已驶入商业化探索快车道
多元需求促使自动驾驶多场景应用落地。面向城市出行的自动驾驶出租汽车、公交车、接驳车,面向配送、消杀、清扫等作业场景的低速无人车,面向港口、矿山、长途运输的自动驾驶卡车等诸多场景,各地积极开展示范应用,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由于自动驾驶研发与系统建设成本较高,资源投入更为密集,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更快,当前示范应用全部以科技平台企业主导建设和运营。以自动驾驶出租汽车为例,我国目前从事该领域研发及应用的企业超过80家,头部企业主要包括百度萝卜快跑、文远知行、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示范应用地点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15个城市,车辆总数约为1500辆,服务总人次超过200万。
测试示范成熟促使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全国已建设17家国家级测试示范区,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共有44个省和地级市发布了道路测试实施细则,开放15000公里测试道路,发放超过2000张L4级道路测试牌照。根据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3月,北京市已累计开放6个区县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323条,共计1143.78公里,覆盖京津冀地区85%的交通场景;面向百度、北汽等18家企业384辆车发放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临时牌照,道路测试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390万公里。
政策法规支持引导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政策推进、技术标准制定、产业生态建设。为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性能和安全运行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起草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于2022年年底完成公开征集意见。地方层面,广东深圳和上海浦东基于授权首先进行了地方立法,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无人应用、商业模式、事故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规定。江苏省无锡市颁布了全国首部推动车联网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从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安全保障、促进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为无锡市高水平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促进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此外,山西阳泉、浙江杭州等地也在多类立法文件中,写入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支持政策。
自动驾驶商业化有望追平国际先进水平。在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指引下,在政、产、学、研各界协同推动下,我国自动驾驶产品技术加速成熟、产业形态全新突破。产业已完成从测试验证到多场景示范应用的进阶,正在迈入大规模推广与商业化部署关键阶段。以乘用车自动驾驶出租场景为例,自动驾驶科技平台企业参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路线图》,三年内力争实现“50城5000辆”的常态化全天候示范运行,重点示范城市核心区域实现全域运行。全球自动驾驶企业竞争力最新排行榜(2023)显示,在自动驾驶“领导者”阵营中,百度Apollo、Waymo、Cruise均实现了远程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
政策引领对保持先发优势与领先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拥有最多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和测试场景。美国于2012年将自动驾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是最早开展自动驾驶研究和测试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数据积累。以加州为例,Waymo、Zoox、苹果、Aurora、特斯拉、英伟达等当下全球知名的自动驾驶公司均在该州进行技术研发和道路测试。其中,美国车管局已向Waymo、Cruise、Zoox等7家实体颁发了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测试许可,累计测试里程合计近2.5万英里。
美国在自动驾驶研发和示范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美国在自动驾驶核心技术领域,如视觉计算、物联网、卫星定位系统等方面都有着领先水平,能够实现高精度感知、决策和控制。受益于灵活的政策法规,美国也在自动驾驶应用领域,如自动驾驶出租汽车、自动驾驶货车、自动驾驶小巴接驳等方面都有着先进成果,已经实现部分场景下的商业化运营。
美国交通运输部力挺自动驾驶并持续完善监管。美国交通运输部根据技术和产业需求不断调整发展策略。2016年颁布《联邦自动驾驶汽车政策》,为自动驾驶安全部署提供了政策监管框架,自动驾驶项目得以在美国全面展开;2017年发布《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愿景2.0》,为各州提供立法和管理建议,激发了各州发展自动驾驶热情,纷纷建设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多起安全事故引发的信任危机,在《自动驾驶4.0》中,着重强调了安全优先原则,以增强各界对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信心。2021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综合计划》,强调通过构建现代化监管环境,以破除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障碍。
美国各州积极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部署。美国全国州议会会议数据显示,累计31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颁布了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11个州发布了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州长行政命令,其中5个州同时发布了行政命令和立法。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为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加州为例,2018年美国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发布了《授权部署有安全员和远程自动驾驶乘车服务的决定》,政策实施以来,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已向7家企业发放了有安全员的商业部署许可。
建议进一步完善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支持政策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自动驾驶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规范标准,为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先后发布《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鼓励和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应用。支持开展自动驾驶方向14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解决方案。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认定了7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
科技平台企业秉承交通强国、科技报国使命,积极探索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加快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道路运输中发展应用,全面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出行需求。但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示范应用中,遇到一些现行政策法规不适用的问题,不利于充分保障各方主体合法权益,也影响到自动驾驶技术在运输服务中的示范应用及进一步推广。
基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现实,以及更好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技术体系长足进步并力争处于国际有利地位,笔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启动研究自动驾驶车辆营运条件及管理规范。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的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为健全适应自动驾驶的支撑体系,建议针对自动驾驶示范应用中客货服务场景的发展需求,研究开展自动驾驶运输服务的经营资质、车辆要求、从业资格、运输收费、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等要求,适时制定出台《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运输服务管理规范》,有效指导各地自动驾驶运输服务示范应用活动。
二是建议规范高速公路等测试和应用管理办法。力争到2030年高级别自动驾驶在高速公路上广泛应用;力争到2035年,中国更广大地区广泛应用高级别自动驾驶。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未对高速公路测试流程作出明确要求,实践中地方对高速公路测试和示范协调推动难度较大,建议交通运输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研究明确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测试相关流程和各管理部门职责,为在相关场景下开展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的干线运输服务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作者系百度自动驾驶安全与政策首席专家)
编辑:李宁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