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安徽巢湖风已寒凉。在位于巢湖船闸的安徽港航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简称调度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远在300公里外的阜阳颍上复线船闸随即开启,船员无需上岸缴费,船舶便顺利通过。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跨流域多航道船闸联合运行调度中心,调度中心自3月正式投入运行至11月20日,过闸船舶总载重已达2.35亿吨,成为安徽省干线航道网船闸运行管理的“最强大脑”。
今年以来,阜阳、颍上、巢湖船闸过闸船舶数量大幅增长,调度中心充分发挥了联调优势,通过三闸联动与精准调控,在确保通航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开闸与放行效率。
安徽省港航集团自主研发了船闸总调度控制系统平台,集成AI智能调度功能,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卫星电话等即可远程调度百公里之外的船闸。船员仅需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即可一键获取全航道通航信息,实时掌握船舶动态,实现了“指尖上的智慧通航”。调度中心主任张伟介绍,截至目前,系统内注册船员数量超过2.1万人,在档活跃船舶约2万艘。通过统一报到审核、统一调度控制、统一信息服务、统一集中管理,每闸次船舶调度时间平均减少约15分钟,通行时间缩短约8分钟,船闸运行调度效率提升约6%。
目前,该平台已实现淮河、合裕线等多条航道的“一键调度”,覆盖里程超过1000公里。这一“智慧大脑”保持开放兼容,具备随时接入其他航运主体运营船闸的良好条件,为解决全国内河水网地区船闸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安徽方案”。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