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红海拉赫克连接路和跨海桥工程项目3号桥第一跨架设完成

2025-11-27 15:49:5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刘双硕、成史轩 -标准+

近日,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沙特红海拉赫克连接路和跨海桥工程项目完成3号桥第一跨的架设安装任务,为3号桥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该项目是沙特红海旅游开发的关键动脉,建设内容包括多座跨海桥梁及配套道路工程,需安装大量预制构件,施工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两大施工难点,一是3号桥采用超大吨位的特殊结构梁体,运输和安装难度极高;二是4号桥主线需穿越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红树林,传统施工方案将会对红树林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为解决3号桥超大桥梁架设难题,项目团队提出横向分块预制方案,对结构构件的生产和安装方式进行优化,并依托自主研发的架桥装备,实现了安全、高效、环保的吊装作业,避免了大型船机投入与水下作业对环境的干扰。

在4号桥施工中,项目团队创新提出“全预制结构桥梁+桩梁一体机”的绿色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红海愿景1号”“红海愿景2号”智能造桥装备,实现施工装备全程避让地表,大幅减少对红树林生态的影响,在红海区域树立绿色施工标杆。“这是中东地区首次投用桩梁一体机。使用这套自主研发的智能造桥装备,我们能在架桥施工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项目相关负责人李伟伟介绍道。

在拉赫克连接路与跨海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自主研发的桩梁一体机稳稳立于海面之上,其两侧设有6条支腿,稳稳支撑住达600吨重的设备主体。前方打桩、后方架梁,继而过孔前行,有条不紊。项目桩梁一体机工作专班组长杨武说:“传统的造桥技术一般先打桩,再现浇立柱和盖梁,然后架设梁板。通过采用新设备,我们成功实现打桩、架梁等功能于一体,施工效率能达到传统工艺的3至5倍。”为确保作业稳定性,中方团队研发出一套智能控制系统,通过12个传感器实时监测各条腿受力情况。“我们采用定距步走法,配合液压微调工艺,将每一步行走距离精确控制在600毫米,最终实现了桩架自动化行走总误差不超过5毫米的精度。”李伟伟说。

本项目是“沙特2030愿景”红海高端旅游开发项目之一,是沙特红海主大陆连接拉赫克岛的重要海上通道,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增强主大陆与拉赫克岛的区间交通联系,进一步促进拉赫克岛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完善红海交通网络布局、带动项目周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沙特经济结构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李旭雅

责编: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