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把脉需求 精细设计对策——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出行需求调查及便利化出行环境建设建议

2023-07-12 11:29:2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标准+

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并实施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也明确了相关要求。“老交通”智库组织开展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便利化交通出行调查研究工作,对影响便利化出行的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便利化交通出行健全顶层制度设计、优化设施设备设计、加强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调查方式: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深度访谈相结合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广大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应有之义。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实现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要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无障碍装备设备,提高特殊人群出行便利程度和服务水平;要健全老年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交通需求。

“老交通”智库组织开展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便利化交通出行调查研究。本次研究针对部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交通运输企业等相关人员就城市公交、地铁、出租汽车、长途汽车、铁路、飞机、轮船、自行车、步行、轮椅等交通方式便利化出行需求,以及交通运输部2022年更贴近民生实事适老化出行措施,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深度访谈调查。线上问卷调查,共收集到全国除台湾外其他所有省份(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问卷25000余份。线下深度访谈共对129名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交通运输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数据分析便利化出行主要需求

(一)线上问卷调查

1.各交通方式便利化出行主要需求

(1)城市公交。出行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候车时间缩短、到达车站快捷便利、报站信息清晰易得(见图1)。

(2)地铁。出行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换乘方便、指引标识清晰显眼、有人协助行李安检。

(3)出租汽车。巡游出租汽车出行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路边扬召更易打车、电召功能操作方便、上下车便捷;网约车出行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软件操作更方便、候车时间缩短、不被拒载。

(4)长途汽车。出行的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指引标识清晰显眼、如厕更方便。

(5)铁路。出行的主要需求排名前三为: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指引标识清晰显眼、如厕更方便(见图2)。

(6)飞机

飞机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获取登机信息简单便利、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有人协助行李安检(见图3)。

(7)轮船

轮船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设置老年人专用购票页面或一键购票功能、提供专人引导服务、设置垂直升降梯。

(8)自行车

自行车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自行车道完整通畅、优化红绿灯地点与时间、指引标识清晰显眼。

(9)步行

步行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人行道完整通畅、绿灯时间足够、路面平整(见图4)。

(10)轮椅

轮椅出行的主要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路面平整连续、人行道宽度足够、天桥或地下通道轮椅可通行。

2.交通运输部2022年更贴近民生实事适老化出行措施需求

(1)关于持续提升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主要需求为:候车时间缩短、电召操作更方便、不被拒载。

(2)关于完善网约车“一键叫车”、电话叫车功能和服务响应,主要需求为:进一步简化软件操作、缩短候车时间。

(3)关于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服务线路,全国新增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1万辆,主要需求为:扩大敬老爱老服务线路覆盖率、增加低地板和低入口无障碍车辆数量、进一步降低上车踏板高度、提升服务能力。

(4)关于推动城市公共汽电车站台适老化改造,主要需求为:合理设置站台位置、降低站台台阶高度、增加座椅。

(5)关于地铁上下车无障碍渡板全配备,主要需求为:增加无障碍渡板普及度、提升安全性、渡板存放位置有明显标志。

(二)线下深度访谈

1.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反映的便利化交通出行问题及建议

城市公交:存在上下车不方便、发车频次有待提高、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专用座位不足、轮椅出行不方便等问题。建议推广应用无障碍公交车,在车辆上设置残障人士专座固定装置,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提升服务的耐心度,加快公交站台无障碍改造。

地铁:存在老线路直梯少、进出站台阶太多、换乘距离远、专门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服务的窗口不足等问题。建议强化无障碍改造,完善老旧线路的电梯设置,提高换乘便利性,进一步优化站内引导标识,增加老年人服务窗口。

出租汽车:存在雨雪天气或高峰时不好打车、叫车软件操作难、车上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老年人打车软件操作程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长途客运:存在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专用座位和优先通道设置较少、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增设老年人专座和优先通道,加强对老年人的针对性服务。

2.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反映的便利化交通出行问题及建议

主要问题:一是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体系性有待提升。二是现有法规执行力有待加强。三是无障碍设施使用管理有待加强。四是公众无障碍便利化出行理念有待提高。

相关建议:一是加快完善无障碍便利化交通出行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二是加强便利化交通出行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细化交通运输、信息化等无障碍技术标准。三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无障碍化规划建设。四是构建无障碍交通出行文化体系。五是提升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水平。

3.交通运输相关人员反映的便利化交通出行问题及建议

城市公交:存在站台适老化改造力度不够、无障碍公交车覆盖率不高、敬老爱老城市公交线路设置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广应用无障碍城市公交车辆及无障碍站台改造,加强对司乘人员无障碍设施使用和服务的培训。

地铁:存在无障碍渡板仅提供给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使用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无障碍便利化出行服务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培训力度,细化相关标准。

出租汽车:存在“一键叫车”功能有待改善,个别司机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建议加大对“95128”电召宣传推广力度,优化网约车约车软件界面操作流程,加强服务人员为老服务教育培训。

三、对策建议:立法引领科学实施

在线上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六方面建议:

一是健全便利化交通出行顶层制度设计。着力推动从立法层面保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交通出行权益。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为契机,加快推进配套落实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制订出台工作,适时修订道路运输条例、《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等现有相关法规。加强各法律法规间的衔接协调,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建立综合化、一体化、无缝化、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加快推进相关规划明确的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建设要求的贯彻实施。对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适时予以修订。在公交都市创建中进一步明确细化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便利化出行环境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标准体系,有序推进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二是优化便利化交通出行设施设备设计。调动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共同参与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建设,广泛听取便利化交通出行相关意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无障碍精细设计建设,优化完善“有声”红绿灯、公交导盲系统、坡道缘石铺设等。加速推广应用低地板或低入口无障碍公交车辆,增设老年人、残障人士专用座位。改善换乘与接驳体验,地铁站出入口加装垂梯,设置步行加速带减少换乘步行距离等。注重交通运营服务细节,在铁路客运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为老年人、残障人士设立优先购票窗口、专用等候区域和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交通引导设施。加强对新建、改扩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验收环节的无障碍评审,探索建立交通运输产品与服务的无障碍认证机制。

三是加强财政对便利化交通出行环境建设的支持。支持运营企业更新无障碍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车辆,对更新无障碍车辆给予购置补贴、运营补贴。鼓励运营企业加强无障碍服务投入,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支持交通运输企业设置无障碍服务窗口、老幼病残孕优先座椅和轮椅专用停放区,安排专人对老年人、残障人士购检票乘车等实行引导、优先办理、协助安检。延续城市公交成品油价格补助和新能源公交车辆运营补助政策,支持城市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优惠乘车补贴力度。

四是强化对便利化交通出行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加大对交通运输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充分掌握便利化无障碍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加强对交通运输无障碍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有效监管,督促设施设备管理单位及时履行维护职责,落实对无障碍设施、设备的巡查和检修制度,及时维修、更换损坏的无障碍设施设备,确保正常使用。完善统计制度,建立健全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建设统计指标及年报制度。建立交通出行便利化无障碍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定期考核评价,鼓励各地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运输服务无障碍水平进行动态评估,促进便利化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建设与服务更精细化、更人性化。

五是加强对便利化交通出行领域的科技赋能。优化出行软件操作程序,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使用智能出行方式。加强无障碍出行信息化指引,在公交车站及公交车内部提供易识别的语音报站、电子报站和实时车况服务。推广普及公交导盲系统、城市无障碍出行导航地图、电子公交站牌和盲文站牌建设等。鼓励在网约车软件中增加老年简易版、视障(视弱)版、“一键叫车”等多种特色出行服务产品。支持交通出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信息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纳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鼓励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应用现有信息技术,推动5G、物联网等技术在交通无障碍智能产品上的应用,推动信息化与无障碍环境的深度融合。

六是营造便利化交通出行文化氛围。大力宣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便利化交通出行知识宣讲,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渠道和手段,向大众普及无障碍便利化出行法律法规、先进理念和相关知识,加强标准规范的宣贯。积极开展便利化无障碍出行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公交都市”“公交出行宣传周”等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强化便利化交通出行环境建设是“标配”,不是“高配”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便利化交通出行环境的良好氛围。

报告负责人:胡希捷 周伟 主要执笔人:徐丽 唐威 陈露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