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长假8天,湖南省洪江市境内过往司乘76.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298%、280%,且无一例铁路客运事故发生。广大百姓认为,“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跟洪江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简称铁路环境整治)实实在在的成效密不可分。
2020年以来,洪江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推动,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齐抓共管,共排查、整改、处置境内较大铁路事故隐患187起,全部整改到位。怀邵衡高铁通车5年,洪江境内未发生安全事故,焦柳铁路市境多年来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在今年4月召开的湖南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洪江市围绕铁路环境整治工作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如何调动资源、形成合力,抓好抓实铁路环境治理工作,笔者受洪江市委、市政府委托,在此谈点工作体会。
提高思想认识
依靠党的领导,1973年、2018年洪江先后迎来普铁时代、高铁时代。
认识再提高。2020年启动的铁路环境整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虽然取得不小成果,但是洪江77公里焦柳普铁、怀邵衡高铁沿线,安全隐患依然很大。如人畜横穿抢道,或在道口塞阻石头,贻害无穷;焦柳线电气化改造,提速三分之一,未封闭处较多,安全责任压力较大。
根据上级部署,今年3月起洪江市开启铁路环境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洪江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安全工作和湖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形成思想合力:铁路环境整治是为发展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保建设、践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绝非交通运输部门一家之事,需要路地双方甚至全社会凝心聚力、齐抓共管。
创新宣传教育。整治非法行为、不良现象,消除矛盾隐患,可能涉及极少数群众利益。洪江市创新思路,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如组织班会、看动画片,将印刷铁路法律法规的塑料扇子、纸杯纸盒、笔和本子等发给沿线群众,仅5月就发放了1.1万多套。
调动多方资源
铁路环境整治要想抓得稳抓得准,必须整合资源、快速反应,抓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关键节点。
一是“双机制”融合。洪江实施市委市政府统筹、铁路企业主责、部门报警联动机制,“双段长制”与市铁路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融合。市长担任一级段长兼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法、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应急、住建、农业农村、水利、财政等部门一把手任领导小组成员。“双段长制”与绩效奖惩挂钩,重则免除段长、村干职务。成员单位各抽调一二人,组成工作专班——铁路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治办)。
二是增加人员编制,确保经费。二级段长异动,要报市整治办批准并备案。今年,将铁路环境整治视为常态性工作,为更好地推进工作、把控局面,将整治办迁到市委办,增设2个事业编制。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厉行节约、保障经费。今年已实施、支付铁路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经费326万元。50年前通车的焦柳线,一些设施远远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我们协同铁路部门,在辖区扩建、增修了9个700立方米涵洞通道,3条160米便道,以解决百姓通行难等问题。
三是资源整合,分工协作。焦柳线电气化改造,临时用地补偿、控制区封闭矛盾;路地双方地界不清、原始证据缺乏;路域垮塌、山体滑坡整修等,这些问题处置涉及多方。为此,我们联合政法、农业农村、住建、水利、财政、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一起现场办公,联合处置。涉及划拨用地修便道涵洞、涉水渠道抬高或下降、资金筹集拨付、维持现场秩序等,都得到相应部门支持。如焦柳线K1235+090黔城镇铁坑渡槽,工程严重老化危及安全,为解决工程量大、无项目资金问题,洪江市委、市政府协商决定,挤出资金420万元,由路地7个部门联勤联动,组织勘察设计、现场勘界、规划进场、动土施工、环境协调等,一个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形成多方合力
地质灾害全面排查。洪江市雪峰山地质复杂,易致塌方,汛期尤甚。深夜山上滚石,雨雪天树倒路旁,竹木长出线成为危树等时有发生。洪江市林业、公安、铁路工务段、乡镇、村组等齐出动,全程排查治理。如怀邵衡高铁一处山体滑坡,巨石滚落江市镇岳溪村一村民家中,本市应急办、政法委、自然资源及铁路部门,迅速行动,勘查定损,并当即决定由镇隔离塌方,铁路部门出资加固山体,市政府给村民适当补偿,很快得到妥善处置。
整治重点落实到位。一些村民“废物利用”,将铁路施工遗留物,如彩钢瓦、塑料,用于搭建棚屋、偏房、车库。刚清理处置完,春耕部分又被搭建起来。我们联勤联动,组织拆除或加固,今年已拆除、加固49处、2200平方米、160吨。焦柳线K1253至K1255存在乱建现象严重,4月全部整改到位。
增设涵洞通道、防牛桩网、安装监控视频,封堵村民随意新挖捷径便道,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严防死守,以及专用线运输资质审查、运输计划申报、治理超限超载,员工安全穿戴,螺丝、井盖紧固到位,灭火设备功能保障,油料储藏规范,我们都是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团结协作,保障万无一失。
生命至上保安全。对于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出行之事,优先处置。5月11日,黔城镇板桥村一村民养的马跑到铁路上去,险些造成事故。市政法、交通运输、黔城镇、铁路线路车间、铁路公安、板桥村等多方联合,当夜到现场协调处理。马圈栅栏加固,在铁路外围修筑隔离栅栏,给村民修了一条畜牧人行便道,至今再未出现类似隐患。怀邵衡线K058+360米(铁山乡尖峰山)山体滑坡,乡道被堵,市委连夜研究,短时间便克服种种困难,筹资100多万元组织完成挡墙和护坎加固施工。
应急处置闭环管理。建立了从村到市应急处置网络。村义务护路员发现情况,第一时间处置或拍照报告,乡镇综治办通知铁路方现场处置。市领导则牵头相关部门处置整改较大事故隐患。事毕,市领导都召集进行“战评”,复盘处置过程,纵横对比研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以励后续。
(作者系湖南省洪江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