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忠: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推动道路客运高质量发展

2023-12-28 09:06:21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雷文忠 -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道路客运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基础性服务行业。建立健全与道路客运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将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围绕安全生产责任制、驾驶员安全管理、客运车辆技术管理等方面联合修订《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对进一步提升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义重大。

当前,福建省道路客运总量大幅下降,以2022年为例:全省完成公路客运量9651.38万人次,比2013年(10年前)下降79.5%。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亏损,行业生存发展陷入困境。客运企业自身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能力弱,多业融合有待深化,转型升级也进入关键时期,在坚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谋划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这也对道路客运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距离2018年版《规范》修订已经过去5年,《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道路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规范》的出台,既细化完善了原有的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安全生产费用使用、驾驶员安全管理、客运车辆技术管理、运输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又有效衔接了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确保相关制度衔接统一。让福建省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上,更加规范、科学、有效,有利于帮助福建省开创道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的新局面。

全局谋划把握道路客运行业的发展新要求

学习贯彻《规范》,绝不仅止于《规范》条款本身,更要从《规范》修订的背景和原则上把握其对道路客运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坚持事故隐患零容忍。《规范》将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单列一章,充分说明只有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安全,而安全就是最大民生。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始终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坚决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严防客运群死群伤事故。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主要指标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对车龄5年以上的老旧营运客车开展全覆盖自燃隐患排查,实现3个100%:无法继续使用的车辆100%报废、应进厂排查车辆100%排查、存在隐患问题的车辆100%整改。

二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规范》补充完善了安全生产费用支出范围,明确安全生产费用可用于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等,旨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通高铁、县通高速、镇通干线、村通客车,极大方便群众安全出行。同时,福建省厅充分发挥道路客运企业可及性强、覆盖面广、组织形式灵活等优势,推出了“定制客运”“客货邮融合”等一系列服务产品,通过运输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价值创新实现转型,助力安全管理提质升级,推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三是坚持长效长治机制。本次《规范》修订的6项内容都极大程度地结合了道路客运行业发展新形势,说明道路客运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突发性,必须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夯实安全发展根基,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安全氛围。近年来,福建和周边邻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闽粤浙赣”四省营运车辆协同共治,出台《闽粤浙赣四省道路运输车辆联网联控工作机制》动态跟踪频繁出入省界的重点客车,形成跨省道路运输联防联控“一张网”,有力保障道路客运领域安全。在厦门市建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在政永高速泉州槐植铁观音服务区建设5G交通安全智慧宣教馆,内设多个情景式体验区域,创新道路客运安全宣传教育手段。

精准施策开辟道路客运高质量发展新前景

下一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将以《规范》宣贯为契机,结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百日行动”,会同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督促道路客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共同推动道路客运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将持续督促道路客运经营者密切关注驾驶员身心健康状态,严格落实驾驶员心理疏导、精神慰藉、防范驾驶员行为异常等方面的要求,按规定开展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辅导。积极会同人社、工会等部门,加强对客运驾驶员的关心关爱,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按规定落实基本权益,尽全力解决驾驶员后顾之忧。

坚持事前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安全策略。我们必须把行业安全生产的工作重心更多放在事前预防上,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针对存量的37条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结合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动态监管机制强化监督管理,鼓励企业采取转包车等方式进行转化。落实企业每年1次安全风险全面辨识评估和每月至少1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依据《道路运输企业和城市客运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对重大风险实施针对性管控措施,对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不到位、违法违规次数较多的企业,纳入各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重点。

夯实本质安全是提高源头治理效率的有效手段。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将持续加强对全省老旧营运客车的常态化排查,在制定的48项客车自燃隐患排查项目基础上,增加21项老旧营运客车排查项目。督促道路客运企业结合车龄车况合理确定车辆一、二级维护周期,制定维护计划并按期组织实施,建立客运企业驾驶员车辆故障零报告制度,督促维修企业按标准规范开展二级维护作业,严格落实维修前诊断检验、维修过程检验和竣工质量检验制度。

坚持科技兴安是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转型的有力保证。充分发挥动态监控平台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在自动识别、自动提醒、自动纠正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道路客运企业积极选购安装应用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客运车辆,加快实现“人防”向“物防”“技防”转型,让安全监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深化部门协同是打造道路客运安全共治格局的关键方法。进一步明确定制客运安检要求、规范客运车辆上下客停靠、车辆运行时速分类管理监管措施、督促企业制定服务操作规程等。积极加强同公安交警、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围绕道路运输经营主体、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三个核心要素,持续深化数字监管、精准监管、源头监管、协同监管、综合监管等“五个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道路客运安全共治格局。

编辑:翟永威

审核:张凡